编辑:sx_songjm
2015-12-17
公务员考试中申论是重要组成部分,对考试有着重要的影响,考生必须加强对申论的重视,以下为大家带来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热点背景】
互联网+是今年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新提出的概念。
内涵解读:“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模式介绍:“互联网+”中的“+”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互联网+”模式,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
【分析】
一、拥抱“互联网+”面临四大难题
互联网+农业”不是想加就能加的,观念转变、商业模式的构建、物流配送、人才与资金短缺是摆在‘互联网+农业’面前的四只“拦路虎”。
难题一: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农业拥抱“互联网+”,首先需要各个参与主体意识和观念的逐步转变。包括企业拥抱互联网的意识、以及市场环境中农民对于互联网的整体接受和适应的意识等,都需要转变。
难题二:商业模式的构建。农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具有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等特点。农业拥抱“互联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改造农业,同时也要符合农业行业本身发展的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碰撞与融合中找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
难题三:物流配送问题。尽管我国正在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农村物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并初具规模,物流主体向着多元化发展,开展了“万村千乡”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但是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主要表现是:首先,缺乏统一规划,各地区物流基础建设发展不平衡,有保障的农村物流覆盖范围有限,农村需求分散的特点导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尤其突出,社会化物流目前仍不能有效服务村镇;其次,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装备科技含量低。另外,在企业层面,农村物流市场准入门槛低,多数企业经营粗放。最后,除农业生产生活资料流通外,农产品的流通难题更加凸显,因为农产品通常具有生鲜特性,易损、易腐,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
难题四:人才与资金短缺。既懂传统农业,又懂互联网的人才缺乏,愿意到农村服务的人更加少。同时,农业电商平台建设,农业物联网的技术研发、设备购置,都需要较高投入。
二、“互联网+农业”先期两大突破点
“互联网+农业”先期突破口可在两个方向上发力:龙头企业、明星企业带动区域乃至行业发展;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向农村居民加强互联网的普及。
——龙头企业、明星企业带动区域乃至行业发展。这些企业较早完成了信息化建设,有资源、有用户、理解农业行业本身,理解互联网。比如司尔特、金正大、辉丰股份等农资巨头,大北农、新希望、隆平高科等农业明星企业,阿里、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乃至顺丰等物流巨头,都可依托自有资源优势,通过互联网工具渗透农村和农业市场。这些龙头型企业进入农村市场,能起到排头兵的作用,利用资源和实力,完善整体网络环境、物流环境等基础设施,先行培育农村市场的互联网观念,提高农村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升级,促进并带动区域和行业发展。
——加强互联网的普及。政府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村居民普及互联网,让农村居民了解互联网。既要让他们了解互联网是什么,还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在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推进移动通信、宽带、电脑、智能手机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普及,同时加大对于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对于促进农业拥抱“互联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三、多方协力助推“互联网+”落地
为了促进“互联网+农业”切实落地,政府层面要多搭台、企业层面要多参与、社会层面要多培育,只有多方协力,才能把事办好。
政府层面,多搭台。完善互联网基础网络环境、物流基础环境等各类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互联网+农业”创新的政策扶植力度,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促进互联网进村入户,切实利用好各类农业服务平台,营造“互联网+农业”的大氛围和大环境。
企业层面,多参与。在互联网渗透农业全产业链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传统农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互联网+”,结合自身优势打赢“卖货”、“聚粉”、“建平台”的互联网化三大战役。
社会层面,多培育。进一步向养殖大户、农资二代、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主体普及互联网和电商知识,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实惠和好处,起到示范效应,通过新型农村主体带动农村居民整体的互联网意识和观念的转变。现在已经出现的淘宝村、乃至淘宝县,就是一个好开头。
获取更多2016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申论热点栏目,我们会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服务于广大朋友!!!
相关推荐:
标签:申论热点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