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5-04-08
3.我们曾一笔一画练字,字帖写了一本又一本;也曾铺展信纸,看着墨迹在纸面慢慢沉淀,用家书承载思念之情……这些关于书写的故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已成回忆,现在的我们提起笔杆,往往错字连篇,用词不规范,语句不通顺。这正是汉字“失写症”的表现。
“失写症”不仅仅关乎汉字书写,更关乎汉语应用能力,如语法应用、词汇使用能力的全面退化。“失写症”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首先,它是时代的“病症”。随着电脑、移动终端等信息化设备的普及,写作发展为无纸化,各种拼音、笔画输人法让“写字”变得很简单,而且,尽管智能手机都提供“手写输入法”,但强大的联想与纠错功能,也使得提笔忘字变得“没什么大不了”。现行教育体系也是“失写症”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江蓝生教授指出,“目前,我们对外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发生了一些扭曲。
一些家长对于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视超过了对母语学习的重视,有些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外语,导致孩子们将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打破了孩子们母语认知的规律。”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学外语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1/4以上的,达到65%以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快速退化,这导致有些外国的导师都对中国留学生汉语知识的匮乏感到意外和震惊。
除了信息化和英语对汉字的冲击之外,网络语言的冲击也不能忽视。江淹有诗云:“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这样的诗句在今日却有了别样的意思。网络热词“囧”已被赋予了“尴尬、郁闷”的全新含义,其象形的本意“明亮”早已被很多人遗忘。在“囧”之外,“杯具”“坑爹”“肿么了”……大量的网络用语纷纷涌现,并呈现出粗鄙化、戏谑化的倾向,消解着汉语的美感。
网络用语解构的不仅是孤立的词汇,更是流动的语言整体。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通用规范汉字表》研制组组长王宁介绍说:“汉字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孤立存在的,它是一个系统,有自组织的能力,比如出现了‘囵’,就会出现‘囧迫’等不规范用法,并用在句子中。”
“人们对母语情感的淡化,是文化层面的危机,它的危害短时间内可能体现不出来,但是放在更长期考虑,其弊端就会显现。”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新文化运动以来,汉语经历了白化、拼音化等几次危机,但这一次危机不同,它来源于人们自发的情感淡漠。
对母语的情感,并不是指如古人般对文字有迷信式的尊崇,而是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汉字和汉语,欣赏汉字之美,并努力规范使用。
当然,本民族文字遭遇挑战的,并非我们中国自己,环顾全球,政府重视母语使用与国民语言能力提升的浪潮已悄然兴起。法国议会通过的《法语使用法》、俄罗斯总统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国家语言法》、韩国关于韩国语言发展的《世宗计划》均对本民族语言的使用以及国民的语言文字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人们的汉语书写能力、应用能力出现危机,但有危机就有机遇。在教育领域,提升汉字书写能力的诉求日益高涨,“机遇”同样不容忽视。记者了解到,教育部已于2011年、2013年分别印发了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意见和纲要,建立了389所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并连续组织开展三届以“书写经典,传承文明”为主题的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介绍,未来“将继续完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评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组织书法名家进校园等活动”。
除了教育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之外,社会各个领域都可以在汉语应用能力的提升中做出自己的努力。汉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兴趣,加强趣味性也是未来汉语教学的探索方向。北师大附中特级教师邓虹认为不可忽视民间的教学力量,“民间有很多汉语教育‘达人’,他们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来对孩子进行字词教学,效果特别好,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正视“失写症”的出现,正视汉语应用能力出现危机的现实,抓住危机中的机遇,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怀有对母语的热爱与敬畏,将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使国家之魂长盛不衰,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郑州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学王保国教授认为,电脑普及,手写字较少,主要是现代人对书法越来越不讲究、不重视以及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他说,中国的汉字书法是千年文化,是一个整体的工程。培养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素质都很重要。社会人的素质教育被忽视、文明素质整体要求不严格,口头表达常用还好一些,书法却容易被忽视。
书法主要是个人兴趣,民族的文化,有必要去学习,但是也不能强求,要对书法从心里产生美感,心甘情愿地去学习、去追求,才能真正地做好书法的普及和推广。书法的推广应该从整个社会对书法的重视程度抓起,从人文素质高度抓起,从语言表达、书写方式等角度,强化书写能力,提高各方面的素养。
电脑的普及和书法本是相得益彰。设计匾之类的大物件时,电脑能设计出美丽的东西,但是设计者们宁愿让一个书法不好的人来题词,也不愿意全用电脑合成。这里体现的就是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表达,电脑是无法表达的,所以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如何重拾“汉字之美”?从2009年开始,教育部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希望能从学生抓起,学好书法这一课。而就在上周,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则明确表示,将在中小学增加写字课程,制定《中小学学生写字标准》。通过强制性的标准让书写教育回归学生课堂,回归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或许这是一个解决公众汉语能力下降书写水平退化状况的选择。
4.“海外华人是中国的‘面子’和‘种子’。”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于2013年10月2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海外华人是中国的形象代言人,传递最直观的中国人风貌;他们落地、生根、发芽,把中华文化带人所在国,在促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承方面传递“正能量”。有一次,一名近九旬高龄的长者特意带了家谱来听她的讲座。“那一刻你会发现‘认祖归宗’‘饮水思源’这些词语突然鲜活起来:许多高龄老人带着孙子孙女来听讲座,耐心给他们讲解,身体力行‘传承’二字。”
谈及华裔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认知,蒙曼坦言,对孩子们的教育必须讲求策略和方法,小孩子天性好玩,喜欢竞技类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比赛更能吸引大家参与其中。前不久,蒙曼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担任嘉宾,她建议,海外华校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水平,举办诸如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说”大会、“听汉语一说词义”大会等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华裔学生学汉字的兴趣,又能促使他们去找寻汉字背后的文化知识,一举两得。
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乐于让孩子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知识。然而,依然有许多生活在海外的华二代、华三代,他们从小接受所在国文化教育,一句中文说不出,俨然已经成了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蒙曼认为,这一群体是更需要关注和重视的。“不说中文,没有接受中华文化思维,其中更应该反思的是华人家长。在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人多一种文化背景,就多了一层理解问题的能力,更多了一项回报社会的能力,作为华人家长,有义务去帮子女解开心结,重新唤回他们对母国文化的认知。”
“海外华文教育也被称为‘留根工程’。华裔青少年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承的希望,从小给他们种下‘善根’,他们就可以长成大树。”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部部长蔡武说:“汉字是交流的桥梁。作为中华文明的语言结晶,汉字承担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任。每一个汉字都是文化交流的种子,每一个汉字都是洞察世界的窗户。透过汉字,世界了解了中国,中国也认识了世界。今天,穿越时空的隧道,经过岁月的洗礼,汉字的生命力愈发强劲和旺盛。环顾全球,越来越多的人热衷学习汉语、研究中国文化。在人类和平、进步、文明的伟大进程中,文化让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心手相连。”
2011年,当《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显示屏播出,用笑容形象诠释中国国家新形象的时候,中华文化的另一种古老的形象代表——汉字,也正通过互联网引起广泛关注,向世界悄然传递着中国的声音:一名外国人理查德?西尔斯潜心研究汉字,20年努力工作创办“汉字字源资料网站”,理查德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形进行了整理并放到了互联网上,通过网站,用户输入不同的汉字,只需轻轻一点,每个汉字的字形及其演变过程就会清晰呈现,方便快捷、形象直观。理查德说:“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我的目标是要把汉字的字源资料放在国际网络上,让全世界的人免费使用。”
标签:申论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