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songj
2014-08-18
陕西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是由精品学习网小编为你带来的2014年公务员考试信息,希望可以为你分担一点压力。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要写在指定位置。不再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允许离开时,方可离开。
二、给定资料
1. 中国网讯:日本《追求》双周刊文章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个步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超级大国。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中国,现在越来越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通常,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超过总人口的7%,就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而超过了14%就被称为“老龄社会”。中国在2005年达到了7.6%。实际上中国在2001年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从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法国用了115年,英国用了47年,德国经过了40年,而日本只用了24年,速度之快非常惊人。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中国将在2024年至2026年前后进入老龄社会,速度与日本大体相同。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当然,出生率下降不会马上与人口老龄化联系在一起。目前能够参与经济活动的15至65岁的“生产年龄人口”仍在增加。这一人口比率较高的国家,往往具有增长潜力。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从普遍经验来看,如果对人口结构问题应对得当,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就可以赶上发达国家,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吸纳年轻人的劳动力市场。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几乎实现了完全就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口红利的作用。
那么,中国会怎样呢?从人口构成来看,人口红利期始于1965年至1970年。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由于生产效率低下,1965年至1978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只有3.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劳动力人口将在2015年转为减少。日本的人口红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结束,而中国也像韩国和台湾一样,预计在2015年左右结束。韩国和台湾的收入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尚不足4000美元。换言之,在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之前,人口红利就将结束。
中国农村有很多的农民,他们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他们作为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寻找工作。中国只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作用,就可以延长和长期享受人口红利。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的发展就归功于此。
但另一方面,人口红利期也有可能缩短。流入城市的多数是年轻人,大量老年人留在农村反而加速了农村的老龄化。此外,年轻人一般学历较高,而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往往不具备农业以外的经验、知识和技术。今后,他们不可能像年轻的农民工一样寻找工作。如果那样的话,人口红利期又有可能缩短。
很多人期待上海和北京的繁荣能够波及到地方,形成“13亿人的大市场”。
上海人均GDP已经突破了1万美元,而广大的农村地区则是另外一种样子。老龄化的问题最先突出表现出来的不是出生率较低的城市,而是贫困的农村地区,而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健全。
中国所走的将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在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的道路。
2. 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620万人相比较,47年中增长了2.36倍,年均递增2.6%,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6%的一个百分点,占总人口的比重由4.4%提高到7.0%,提高了2.6个百分点,近十年老龄化速度加快,每年递增3.4%,快于全国人口递增1.1%的2倍多,如按3.4%的速度推算,2002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420万人,占总人口7.3%。如按2003中国统计年鉴中的2002年1%人口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调查人口总数的8.16%,按此比例推算,全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0482万人,比人口普查数增加1671万人,年均递增9.0%。老龄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是很惊人的,80岁以上高龄人口将以平均百万人的速度增长。
据联合国预测,1990-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全世界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老年人。
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至100多年,如法国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而我国只用了18年(1981-1999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由于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抚养比由1964年的6.4%上升到2002年的11.6%,城镇离退休人员由1978年的314万人增加至2002年的4223万人,24年增长了12.4倍,与在岗职工的比例由1978年的31人降为2.5人,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17.3亿元增至3646亿元,增长了210倍,年均递增25%,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递增18.9%,快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递增9.4% 的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5%上升至3.6%,上述数字均反映了城镇离退休金的增速快于经济的增速。
瑞典、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NP己达1﹀3万美元,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 的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3. 据2002年人口抽样调查,65岁及以上占全国人口比重,平均为8.2%,比2000年人口普查7.0%高1.2个百分点;按地区分,老龄化程度以上海最高达13.4% ,进入8%以上的地区是浙江11.2%,北京10.8%
、天津10.7%,江苏9.9%,重庆9.2%,湖北8.8%,湖南、广西、四川均为8.6%,山东8.5%,安徽8.2%,辽宁8.1 %,陕西8.0%,共14 个省市总人口达6.9亿人,占全国总人口54%。西北地区和云贵藏等17个省区均在8%以下,呈现了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跨入了老龄化社会。按城乡分组,2000年人口普查,城镇老龄化比例为7.3%,高于农村6.3%的一个百分点。
2002年全国平均老年抚养比为11.6%,以上海为最高,达17.7%,浙江15.4%,天津14.4%,北京13.9%,江苏13.9%,湖北12.9%,重庆12.8%,广西12.5%,在12%以上的还有安徽、四川、湖南;以青海、宁夏为最低,在8%以下。
据老龄科研中心2000年底对20省2万多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在1992-2000年的八年中平均收入水平,城市老人增长3.1倍,农村老人增长1.7倍,城市老人每户拥有住房3间多,户均面积约70平方米,90%以上老人有单独住房,农村老人户均住房4间,面积达80多平米,城市老人主要家电已基本普及,农村老人户电视机普及率己达76%,对生活的满意度,城市达70%,农村达60%。
城镇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由1978年的551元提高到2002年的8849元,增长了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2.4倍,年均递增5.2%,离退休金占社会保险福利费的比重由1978年的22%上升至70%左右。社会保障杂志社2001年对1080离退休人员的调查,认为养老金收支平衡的占60.4%,略有结余的占19.4%,两者共占八成。
4. 目前全国约有2340多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据一些大城市调查,目前空巢家庭已占30%,京、沪、津大城市己达30%以上; 第五次人口普查,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199万人,占13.6%,丧偶的老人占38%。此外,患慢性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就有一千多万人,以上几类老人共有几千万人,他们极需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据老龄科研中心调查,城市老人经济支持率为30%,农村为60%左右。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应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据民政部统计,2001年老年收养性覆盖率只有78%,农村五保户由集体供养的占64%,由敬老院供养的占13.6%,还有114万人占五分之一的五保户得不到供养,城镇的孤老残幼有150万人,大部分靠低保救助,只有13%由福利机构收养。据调查,全国约有1400多万老年人要求进入老年福利机构养老,而目前各类福利院的床位只有一百多万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但当前也存在养老机构总量满足不了需要和养老院利用率不高的矛盾,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老人进福利院5-7%的社会供养比例。
5. 老年人是疾病的高发人群,据卫生部调查,老年人发病率比青壮年要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人因病和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有一千多万人。
城镇医疗保险覆盖率较低。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2002年底参加医疗保的离退休人员为2474万人,仅占全部离退休人员的61%,还有39%未参保,己参保的人员中需自付个人医疗费负担过重,约占30-50%,还有部分企业因效益不佳,医药费报销不了,不能报销的约占一半左右,能报1000-3000元的占32%。值得注意的是:用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总额从2000年的347亿元降至2002年的266亿元,人均医疗费从913元降至645元,下降了29.4%,医疗费在离退休社会保险福利费中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15.5%降为2002年的6.9%。因医疗费过高,有许多老年人有病不敢看,就诊率约下降了二成。
农村老年人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缺医少药、看不起病的现象更普遍,据卫生部调查,在贫困地区患病未就诊的达72%,应住院而未住院的高达89%,因病致贫和返贫的达50%。
6. 政府投入的卫生支出增长缓慢、比例下降,在全社会医疗总费用中,政府投入比例从1991年的22.8%降至2001年的15.5%,个人支出比例从38.8%上升到60.5%,在医疗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又有80%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经费比例从1991年的20%降至2000年的10%。其次是医疗费用增长过快,综合医院每一诊疗人次的医疗费,由1990年的10.9元上涨至2002年的99.6元,上涨了8.1倍,同期平均每一住院者的医疗费由473元上涨至3598元,上涨了6.6倍,医疗费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域乡居民收入的增幅和承受能力。
由于广大农村缺乏基本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致使全社会的养老、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均较低,基本保障的覆盖面还达不到国际最低标准。
7. 韩国《朝鲜日报》1月20日载文《谁会扯中国龙的后腿?》,文章说,中国经济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但最根本的挑战就是人口问题;虽然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但中国也在快速走向老龄化,如果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增加,而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经济增长趋势就会趋缓,进入“人口负担”时代。摘要如下:
在英国BBC电视台的网站上看到一则有关中国的有趣报道。这则报道讲述的是男女性比4:1的一家中国幼儿园。同时还介绍了一个小村庄。在这个小村庄里,男女性比失衡状况日益严重,村子里的姑娘本来就不多,还纷纷离开这里出去赚钱,结果只剩下一些大龄未婚男人。
在全球危机中“Dragonomics(龙的经济)”中国经济仍在迅速前行。中国去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有报道称,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甚至有人预测说,到2017年,中国将力压美国,成为位居世界首位的经济大国。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普遍低迷不振,因此,中国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担当起世界经济的“引擎”,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势如破竹的中国经济也会遭遇急刹车吗?
中国经济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但最根本的挑战就是人口问题。在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时期,庞大的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中国为遏制人口激增,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推行“一对夫妻一个孩”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而降低了生育率。但是,由于“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导致了男女性比失衡的现象。
但是,随着生育率下降,计划生育以前出生的孩子逐渐成为劳动适龄人口,中国目前迎来了有助于增长的“人口红利”时代。到超越美国的2017年,中国劳动人口有望达到9.9亿的顶峰。虽然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但中国也在快速走向老龄化。如果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增加,而劳动适龄人口减少,经济增长趋势就会趋缓,进入“人口负担”时代。日本就是这样。
专家预测的老龄化冲击超乎想象。著名人口学家保罗-华莱士用地震来形容这种现象,称其为“人口地震”。他还表示,老龄化将使世界经济发生严重的地壳变迁。基于这种观点,一些西方专家指出,中国将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内迎来老龄化时代,准备必然不足,因此,乐观地认为中国将在21世纪20到30年代开启“中国时代”、“亚洲时代”的主张只是幻想而已。
8.日本号称“长寿岛”的濑户内海边的一个叫“周防大岛”的岛屿。那是濑户内海上的第三大岛,面积128.31平方公里。岛上战后最多时曾有8万多人口,而到2007年末只剩20984人,65岁以上高龄者则达到45.8%,其中22.3%是单独居住的老人。在岛上,街上行人稀少,难得见到年轻人,街边的店铺也鲜有客人。为了节省政府开支,本来的4个区现在合并成了一个区,学校也只剩下一所,政府鼓励人们汇聚到一起居住,岛上野鸭、水鸟、狸等野生动物越来越多。
这是不是就是日本正在到来的老龄社会的缩影呢?而这,难道不是中国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的将来吗?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社会,中国应以日本为镜鉴,早作准备。
考察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呈现出一些典型的特征。
首先,是劳动人口呈减少趋势。
与社会老龄化相伴随的,一般是“少子化”(即出生率下降)、劳动人口减少。日本2009年6月的劳动人口占比约64%,再加上年轻人进入劳动市场的时间推迟,更加剧了劳动力不足的程度。这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老龄人口的增长会改变人口的抚养比,被抚养人口的增加会加重现有劳动人口的负担。我们发现,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单身、丁克一族在增加,有子女家庭在减少。自1980年以来,日本家庭中有子女的家庭呈大幅减少态势:日本2005年有子女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8.3%,预计2010年将占36.9%,2030年为32.2%;而2010年在65岁以上高龄者家庭中有子女的将只占22.3%(出处:《日本的家庭数的将来预计》2008年3月)。
在老龄化社会中,家庭结构几乎都将循着同样的变化路径前行。这一家庭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冲击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极大地削弱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因此,人们不得不向社会购买各种专业服务,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其次,老龄化社会中,人们为养老不断提高储蓄比例。
当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不完善时,“存钱养老”是人们不得已的选择。在日本这个一向被称为社会福利保障好的国家中,政府养老金账户赤字高达10兆日元,于是不断减少给付金额,这导致人人自危,不得不从年轻时就开始未雨绸缪、自筹养老资金。一直以来日本60岁以上的高龄者族群的储蓄占全国个人金融资产总额的大半,2007年的数据是54%,约为756兆日元,其中被指为“过剩储蓄”的金额约计100余兆日元(出处:《NIRA研究报告书》2008-11)。但是由于退休金替代率的逐年降低,“存钱养老”的趋势还会加剧。
而高龄者的高储蓄低消费,无疑将对GDP造成较明显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中国应及早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使人们敢于消费。
9. 面对以上老龄化社会的特征,笔者以为,中国应该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准备。而中国的银发产业,也大有可为。如果能够为高龄者提供其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就既能有效带动高龄者消费,又能够增加就业,给国家经济带来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
人口老龄化客观上会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需求。例如发展养老设施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等。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数据称2009年中国的老年消费市场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随着老龄人群的激增,对于社会公共设施的要求也会提高,最典型的是对于无障碍化的要求。例如在日本,公交车是有内置式轮椅升降机的,绝大部分的公共场所(公厕、楼梯等)安装有低位扶杆。甚至连交通信号、交通规则等都必须作相应调整,例如设置行人按钮、红灯时车辆全停止(包括拐弯)等。
所以说,银发产业不仅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也具有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保障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社会功能,是对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笔者以为,只有银发产业和它带动的产业链形成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才有利于保持社会和谐和经济繁荣。
10.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0年会于3月20-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与世界经济:增长•调整•合作”。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利亚对凤凰网表示,中国应延长退休年龄适应老龄化社会,这也可以有效缓解社会的退休金压力。以下为对话实录:
古利亚: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事实上大部分经合组织成员国,他们都对退休年龄进行再次考虑。因为寿命预期已经提高了,当30、40年前我们设定退休年龄时,人们比现在少活20年。如今,人们活得更长,从战略的角度和从定量的角度分析都是这样。
现在,人们有了退休金,这会让人们再活20年或25年,而不是过去的5年、7年。
许多国家退休年龄都已经延后了,从63岁到65岁、67岁。在另外一些国家,它(退休年龄)现在不再是一个数字,退休年龄与寿命期望之间有联系,它是公式的、机械的,而不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因为每年,寿命期望都变得更长。
在许多国家,男女在退休年龄上是一致的。那么让女性早退休从某种角度来讲,是我们善待女性的一种表现。但是因为女性活得更长,而她们法定的工作年龄又相对短,她们更年轻时就退休了。所以说如果你吧这两点放在一起看的话,似乎讲不通。因为在过去,没有那么多女性劳动力,现在有了许多,所以她们也成为了这个养老金中间的一个很大的开销部分。
11. 研究显示,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是平均每对夫妇生育2.1个孩子。而中国学者的研究结果是,1992年以来,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此水平已经长达17年。现在,一对夫妇一生平均只生育1.6个孩子,每年人口净增长不足700万。
从“4万万同胞”到现在的13亿多人,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也已由原来的数量过多转变为了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老龄化问题突出,一方面出生性别比失调。
1980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过往中国复杂历史的产物。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执行了近30年。在人口问题凸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呼吁放开对生育二胎的管制政策。
到底二胎政策该不该实行?具体要怎么操作?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主任陈友华。
(1)30年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优点和弊端有哪些?
陈友华:70年代的“晚(育)稀少”政策是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政策,群众比较容易接受,实际执行效果很好。1980年开始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是在没有经过充分论证而出台的,因而问题成堆。
现行生育政策的最大缺点是,老百姓的基本生育需求得不到满足。
(2)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中最突出的矛盾是?
陈友华:人口结构性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速,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社会保障将面临空前的压力,正在崛起的中国可能因此而中途夭折;另一方面生育率下降过快,与出生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将导致4000万左右的男人被判“无妻徒刑”,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社会将因此而动荡不安。
(3)独生子女政策的问题在哪里?
陈友华: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家庭。二胎政策放宽,可以避免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畸形传承,被扭曲的家庭结构能得到部分修复。同时,可以避免未来的劳动力过度短缺。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与程度,减轻未来社会养老的压力。
(4)如果放宽二胎政策,那么国家的相关政策,比如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是否要做相应调整?如何调整?
陈友华:实际上户籍制度、教育、社会保障等已经进行了改革,走在了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前面。现在是其他方面的改革,在倒逼计划生育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来说,放宽二胎政策需要进行计划生育内部与外部两类调整:在计划生育内部,社会抚养费征收制度、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等,均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计划生育外部,中国近年来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今后仍需大胆进行必要的改革。
(5)放宽二胎政策,是否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陈友华:二胎政策放宽会导致出生人数的暂时回升,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性手段。例如,规定政策调整的第一年只允许35岁及以上的妇女可优先生育第二个孩子,然后每年降两岁,通过几年的过渡期,实现现行生育政策向二孩政策的平稳过渡。
12. 近日,广东出现大规模的“洋黑工”现象。大批来自东南亚及非洲相对落后国家的境外黑工,在深圳、佛山、东莞、云浮、肇庆等地遍地开花,并大有向整个珠三角扩展之势。
武汉大学顾海良宣称: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18-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很多中国大学将有破产的危险。顾海良绝非危言耸听。据教育部统计,自2007年以来,高校学生在连续增长13年后,开始下降。今年,北京高考报名人数即猛降20%。
“民工荒”和“学生荒”同时出现,表明中国已非“少年中国”。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我国加快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脚步。未来10年中国18-22岁的人口将减少4000万人,而在20-40岁之间,中国人口更是减少1亿-3亿。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推行计划生育,以及中国社会缺少保障,生育孩子已经成为沉重的负担,由此引起了生育意愿的普遍降低。
开放亚洲和非洲移民,或可解中国年轻人口匮乏之难。
在本次的广东黑工潮中,黑工主要来自东南亚和非洲,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亦比较接近,来中国比较容易,如在广东的越南人,多自中国广西的东兴入境;此外,中国国势的日益强盛,在相当长时期内,也将对亚非国家的年轻人产生巨大吸引。
作为中国黑工潮的第一站,广东方面已经出台了《在粤外国人“三非”现象调研报告》,随着黑工未来在全国的蔓延,中国对于亚非劳工必然出现根本性的政策改变,给予正当移民劳工合法身份,随着中国户籍制度的逐步改善,将更加速这一进程。
未来20年内,应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量移民,据预测,未来劳力缺口达到1亿以上,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
三、作答要求
1. 结合“给定资料2和3”,概括出我国老龄化的特点。(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300字。
2. 假如你是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就目前的老龄化状况,向领导提供几条应对意见。(20分)
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3. 结合给定材料,概括出老龄化给我国未来带来的影响(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老龄化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900-1100字。
陕西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各位一举成功!
标签:申论模拟题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