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wangzh
2014-08-31
精品学习网会在认真分析考试题型和考试范围的基础上,为大家提供最新的选调生考试高分技巧,希望对于您的备考有所帮助,能够在您的考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无论如何,考生的能力最终是通过试卷反映出来的,因此我们对于最后的笔试需要系统、认真地对待。要想取得理想的分数,拥有良好的心态是关键。
1.树立良好心态,轻松备考
根据多年的考试经验,我们可以知道,考试时保持适度的紧张对答题是有一定帮助的,可以让自己注意力更加集中,态度更加积极;然而过度紧张或者焦虑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应试者应当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心理暗示,那就是,放松心情,以一个积极、冷静的心态去面对,不给自己设定任何遥不可及的目标,自加压力。同时,也不要太过散慢,不把考试放在眼里。
2.明确答题原则,先易后难
这个原则的意思就是不要盲目地赶时间、赶进度,要保证做一个对一个。在每年的考试当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考生题目都做完了却过不了线,有些没做完的却过了线,这就体现出了答题正确率的重要性。如果一定要坚持把一道难题做出来而因此耽误了大量时间,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可取的,往往会导致剩下的大部分试题无法做完;反过来,如果先将容易的题做完,在剩余的时间内回头做较难的题,反而会大大提高分数。应试者应当在这一点上保持头脑清醒,即答题重的是质量而非数量,无论做哪一题,都首先要保证该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急于将全部题目做完,这才是明智之举。每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答题顺序,基本原则是先做分值高、简单的题型,后做分值低、难度大的题型。比如资料分析部分往往在试题的最后,很多考生最后因为时间紧张而无法完成,但其实这一部分分值较高且难度不大,因此一般可以选择先做这一部分。
3.讲求答题方法,避免被动
我们之所以再一次提到要注重答题方法,正说明了它的重要性。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对应试者来说显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并非命题者在故意刁难应试者,一定要让应试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答不完题,而是考查应试者处理压力和应对困难的能力,以及思路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因此,在复习阶段就一定要总结并掌握有效的答题方法和技巧,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自然而然地应用出来。
(二)申论
选调生考试中的申论测试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其涉及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性。但是申论测试的每一道题目都不是直接涉及某一具体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每一个应试者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答题,而且都“有话可说”。然而,仅仅能够下笔答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答得快、答得好。因为,申论测试是一门择优的测试,它对应试者的答题速度和答题质量都有明确的要求。只有具有很高的申论应试能力的应试者才能脱颖而出。因此,高分对策就是反复做题,形成答题思路与方法,解答又准又快。具体来说要做好如下几点:
1.对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
在弄清楚申论测试的题型和应试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各部分知识进行细致的总结,如申论测试的结构和重要环节、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应试方法、注意事项等,这些都是有关申论考试的基本知识。下面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例进行总结:
(1)基本要求:弄清给定材料的思想性、隐喻义、思辨性。
(2)注意事项:注意速读与精读结合、对材料整体把握、阅读时详略结合。
(3)易犯错误:忽视材料实质,理解不全面,错用逆向思维,抓不住重点,思维过度发散不集中。
(4)步骤与方法:
①略读——快速通读全文,注意关键词,把握关键句;?
②精读——总结材料大意,进行材料归类,提炼中心思想。
2.总结出规律或套路
申论测试虽然比较灵活,但也有规律可循,不同的题型也有不同的技巧和套路。所以要在大量做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这些规律和套路,从而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和应试能力。例如提出对策这类题型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由“人”的原因引发的问题,我们可以具体分析是由哪类人引发的,然后再针对不同的人制定相应的对策。由于政府的原因,我们就要追究相关领导者和当事人的责任;由于群众的原因,我们就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由于个别人的原因,我们就要对个别人进行奖励或惩罚。
(2)由于“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考虑修改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撤销或改变相应的规章制度。
(3)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我们就可以考虑以下方面,对某些企业或个人为了私利而危害公共安全或损害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时,我们就可以责成企业或个人限期改正,如果拒不改正或不可能改正的,则强制关闭企业,或追究个人的相关责任。而对于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不得已损害一小部分人的利益的情况,我们则可以视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将损害降到最低点,并给予受损害的群众一定的补偿。
(4)由于“科学技术”的原因,可以考虑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可以引进人才、先进的管理方法等;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培养科技人才等。
(5)由于“宣传、教育”的原因,就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及各职能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巩固相应宣传成果等。
3.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申论给定材料一般较长,而且内容庞杂。要想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快速读完全文并掌握材料大意,除了需要很强的阅读能力外,还要求应试者具有良好的解题习惯,以下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读题。先读问题部分,再读材料,这种读法针对性强。
(2)理解材料大意。对一些涉及问题较多的材料,可以把它们一条条地写在纸上,并加以归类,再答题。
(3)合理安排答题时间。每次给自己规定好时间,注意提高效率。当然效率的突破,归根到底来源于熟练程度。
(4)对于自己的弱项题型,高度重视。一定要多练习多总结。
4.考前集中训练做题,把握关键
申论应试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大量做题为基础,特别是历年考题,一定要反复地做,细细地做。历年考题不仅可以使应试者熟悉题型,而且还可以使应试者在考场上对绝大多数题型产生不陌生、不害怕的心理优势。一般的题,大概做1—2遍,历年考题至少做2遍。考前30天是申论应试能力提高最有效的阶段,每天必须花3个小时来精练和总结。这样一来,进入考场时,申论科目自然而然成为你的高分科目。
5.关于备考资料的选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合适的备考资料,将会使备考工作事半功倍。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备考资料:
(1)近几年的党和政府的理论文献。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是最近的重要会议。会议所传达的精神,应试者一定要熟悉。每一年的“两会”都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商量国事的时候,所讨论的议题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应试者要予以相当关注,对于“三农”问题的相关论述,尤其要重视。
(2)重点报刊的评论。如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和《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半月谈》是中宣部根据新时期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面向广大基层读者的重要党刊。《半月谈》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多层次、全方位开掘特色报道、深度报道和独家报道,深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其紧贴热点理论和热点问题,非常适合申论考试。其开篇《半月评论》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建议应试者仔细研读。《求是》杂志是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求是》杂志中刊登的中央领导人的文章应仔细研读。《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二大的综合性报纸,其不定期出的社论也是很好的申论范文,应试者可品读。以上刊物都有网络版,应试者可参阅。
(3)《理论热点面对面》。一年一本的《理论热点面对面》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组织理论界专家学者撰写的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是申论辅导的绝佳资料。
(4)重点网站的新闻报道。如新华网的《焦点网评》,其包含《新华视点》《媒体荟萃》等子栏目,这些栏目关注时事热点,深入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对于我们判断和追踪热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其他还有人民网、光明网等。相关网址如下:
求是理论网:http://www.qstheory.cn/ 新华网焦点网评:http://www.xinhuanet.com/focus/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光明网:http://www.gmw.cn/
6.申论备考特别提醒
一定要多动手写。很多人准备申论就是一个劲地看材料和范文,其实这是不行的,看和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例如公文的写作,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就难以把握格式上的细节问题。
还要注意,不可只是在电脑上练习写作,要真正地拿起笔来在纸上写。现在电脑很普及,人们对电脑太依赖,在电脑上写作的时候可以逻辑清晰行云流水,动起笔来却提笔忘字,思路全无。有时间的话,应试者还应练练字,即使做不到漂亮美观,但至少也要清晰整洁。
另外,应试者在作答申论试卷时,一定要摆正身份。要时时刻刻牢记自己就是基层机关工作人员,行文一定要时时体现政府行为。申论的要求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针砭时弊。那边发生煤矿事故急待解决,你在这里痛批制度、大谈改革,很显然起不到任何作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所以行文当中的措施要具体、可行,切不可空谈理想。
ps: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选调生考试高分技巧,精品学习网愿意成为您备考当中最忠实的朋友,为您提供最新的考试辅导资料,请您密切关注!
标签:综合辅导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