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推理题解题技巧

编辑:sx_bij

2014-04-09

真假推理题型是公务员逻辑判断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考生在解此类题目时,没有好的分析思路和快捷的解题方法,而是在题目中用假设的方法来解决。这种解题方法虽然对个别题目能够快速解决,但是通常不适用于其他题目,没有太多价值和。

为此,特针对这部分题目为广大考生做了一个总结:突破真假推理题,需掌握常用的“三组矛盾,两组反对”关系,而无需记忆任何逻辑关系图。这种具有极强普适性的解题方法才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好方法。

所谓“三组矛盾,两组反对”的内容,具体如下:

(1) A,—A

(2) 所有都,有的不

(3) 有的,所有都不

两组反对:

(4) 有的,有的不: 可同真,不同假(所以,至少一真)

(5) 所有都,所有都不:可同假,不同真(所以,至少一假)

考生在解题时,第一步,首先寻找这五种关系;第二步,由此来推知其余项真假;第三步,断定真实情况;第四步,把真实情况带回“矛盾或反对”项中,确定其中的真假项。

此法简单,实用,易于理解和记忆。仅用此方法,考生就可以解决真假推理型题目。下面,我们将结合两道题对该方法的使用进行完整的解析:

【例1】 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案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 )

A. 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 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 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 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符号化梳理题干:

甲:丙

乙:丁

丙:丙→丁

丁:—丁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寻找关系。很容易发现条件乙和丁所说为(1)情况,是矛盾关系,必一真一假。

第二步:推知其余项真假。已知只有一假,可知,甲和丙所说为真话。

第三步:推知真实情况。甲真得知“丙”,丙真得知“丁”。

第四步:把真实情况带回“矛盾或反对项”,确定其中的真假。由真实情况:丙和丁是案犯,可知矛盾项中:乙为真话,丁为假话。

【例2】 甲、乙、丙、丁四同学在一起议论本班参加A活动的情况。甲说:我班所有同学都参加了;乙说:如果张帆没参加,那么李航也没参加;丙说:李航参加了;丁说:我班所有同学都没有参加。

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不正确,由此可见:

A.甲说的不正确,张帆没参加

B.乙说的不正确,张帆参加了

C.丙说的不正确,张帆没参加

D.丁说的不正确,张帆参加

符号化梳理题干:

甲:所有都

乙:—张帆 → —李航

丙:李航

丁:所有都没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很容易发现条件甲和丁所说的话,是反对关系,至少一假。

第二步:又已知只有一假,可知,乙和丙为真话

第三步:丙真知“李”,乙真知“张”

第四步:由真实情况:李和张,可知反对项中:甲为真话,丁为假话。

由以上题目可以看出,当我们掌握了这几组关系,有了固定的解题思路,真假推理的题目就可以准确高效的解决。

标签:判断推理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