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之言语模块:如何做到快准狠

编辑:wanghuicms

2013-02-01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大家整理国考之言语模块:如何做到快准狠供大家学习参考!

言语理解与表达属于各级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的必考题型,同时也是广大考生比较头痛的题型。这类题目阅读量大,信息点分散,对考生的做题速度,准确度,甚至是心里素质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考生普遍反映言语部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文字多,规定时间内无法读完;2、文段长而杂乱导致无从下手选择;3、感觉还行,结果错很多。上述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从阅读效率上下功夫,而如何做到既快又准,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不能仅凭语感做题。下面我们结合即将到来的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特征,给各位考生介绍几种在言语部分常见的解题技巧:

一、充分利用上下文提示

例1(2010年国考6)

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成共识:以经济发展模式由“高碳”向“低碳”转型为__,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的破坏并逐渐达到一种互相__的良性发展状态。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契机适应B.目标协调

C.手段促进D.标志制约

【答案】A

【解析】第二空后面是“良性发展状态”,因此首先排除D选项,因为“制约”不能和“良性”搭配。第一空,如果单从搭配上很难入手,但是我们能找到上下文的提示。第一空后面“通过市场机制下的经济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这是说“手段”;接着“逐渐达到一种互相…的良性发展状态。”这是最后的结果,或者可以看成工作目标。所以实际上,后文已经提到了“手段”和“目标”,因此第一空填入“契机”最合适。

例2(2010年国考23)

有人说,凡是知识都是科学的,凡是科学都是无颜色的,并且在追求知识时,我们要知道没有颜色的态度,假使这种说法不随意扩大,我也认同。但我们要知道,只要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便必然有颜色。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

这段文字中“有颜色的力量”指的是()

A.研究态度B.价值取向

C.道德水准D.兴趣爱好

【答案】B

【解析】词语理解题。首先在文中找到“有颜色的力量”出现的位置。文中对“有颜色的力量”的解释是“对无颜色的知识的追求,必定潜伏着一种有颜色的力量,在后面或底层加以推动。”说明这种力量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是深层次的东西。接着又解释“这一推动力量,不仅决定一个人追求知识的方向与成果,也决定一个人对知识是否真诚。”,“追求的方向和成果”这个正好对应“兴趣”层面,“对知识是否真诚”这个对应“态度”层面。

综上所述,这一力量既可以决定兴趣又可以决定态度,并且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所以选择A、C、D都过于片面。

二、抓住文段阅读重点

例1(2011年国考54)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进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

B.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

C.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D.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答案】D

【解析】主旨概括题。这类题目的目的是寻找文段的重点,而文段中提示重点的关联词是“只有……才”引导的必要条件复句。必要条件复句重点是条件而不是结果。因此全文阅读的重点应该是“只有”之后“才”之前,D项正好是对这部分的同义替换。

例2(2008年国考6)

能源价格高并非全是坏事,因为价格杠杆自会调节石油的流向,确保人类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几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变凉爽的能源需求上。实际上,如果我们遵循价格杠杆,甚至无需教育消费者,人人都会做出理智的选择。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机制本身有问题的地方,改进机制,才能使价格杠杆更有效。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A.改革体制是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的前提

B.能源的无谓浪费问题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C.提高能源价格有利于合理利用与节约能源

D.要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能源流向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本文的重点由“实际上”这个表示转折的词引出。我们都知道,平时说话的时候转折之后才是说话的重点。因此,此题我们重点阅读的部分是转折之后。但本题题干还有一个地方需要注意,即“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后面引出的到底算不算在重点里。其实,这部分是补充说明一种特殊情况,既然是特殊情况就不是典型情况,也就不是重点,所以本文的重点是“实际上”之后,“那些价格杠杆不起作用的地方”之前。只有D选项和这个重点一致。

三、严格区分题目类型

例(2008年国考7)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

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

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

【答案】D

【解析】这道题很容易错选C选项。但请注意审题,题目问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也就是说只需找出文段主要描述的东西,换句话说只要找出重点即可。文段里面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是概括不出来的,因此也不需要考生去考虑。C选项就属于原文里并没有涉及到,而是通过原文推测出来的,所以不能选。原文的重点就在转折词“但”之后,即对“濒危状态”的描述。

【拓展】如果此题的设问方式改为“这段文字想要表达的是”那么就选择C选项,因为这样的设问方式才需要考生去推测,属于意图推断题。

总之,充分利用上下文信息可以减轻试题的思考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准确度;抓住文段的阅读重点帮助考生迅速准确的完成题目;而在解题的过程中始终的必须坚持严格区分题目类型的原则。这些方法并不完全割裂,可以融会贯通。所以,希望各位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充分消化和利用好这些方法,提高言语模块的准确率,提高做题速度。

更多内容请进入:
精品学习网公考频道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