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偷换概念”

编辑:sx_bij

2014-04-14

公务员行测考试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片段阅读是一类较为重要的题型。在此类题型的龙潭虎穴里,“偷换概念”作为一种常设陷阱,不知陷下了多少英雄好汉。其实平心而论,“偷换概念”并非是讲究技巧的设错,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选项中的某个词语甚至某个表述与原文不符,从而致使该选项错误。大多数吃亏于此的高手往往归结于大意了,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大意,这种大意给我们做题又能带来什么启示呢?

【例题1】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使西方标榜的资本主义制定优越性然失色,迫使国际社会反思其弊端。目前无论是欧洲推崇的高福利“莱茵模式”,还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鲁.撇克逊模式”,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过度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思。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全球应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失败

B.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是过度放纵

C.西方发展模式开始走下“神坛”

D.西方两种主流发展模式都已过时

很多考生在做这道题目的时候,容易错选A答案。其原因在于,该段材料论述的是一个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很多考生对此可能兴趣不大或者不太了解材料背景。阅读完文段之后留在记忆中的可能更多是“资本主义”、“反思”、“弊端”这三个词眼,至于中间的两个“模式”可能是最先遗忘的。在记住了这三个字眼后,唯一能够给我们以指导意义的就是那个动词:反思。有了这种潜意识,更多的人在选择答案的时候就会以“反思”为标杆,结果直接选择A,从而忽略了A中“失败”与“弊端”两个词语的区别。

【例题2】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去接近它,甚至同一个读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它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些不同的解读和理解构成了一部阿Q接受史,这部接受史没有终结也永远不会终结。

下列说法与这段文字不符的是( )。

A. 阿Q的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

B. 对阿Q的解读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C. 对阿Q的解读与读者自身阅历有关

D. 未来的人们对阿Q会有更新的解读

例题2的材料与例题1的有所不同,它所论述的主体“阿Q”是大多数考生在中学阶段深刻学习过的对象。有了这个前提,很多人读完这段材料,唯一留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恐怕就是那个字母“Q”了,更有甚者可能还会有其他的“联翩浮想”。结果一看选项都是“阿Q”,而且选项中出现的表述“不断丰富”、“常说常新”、“读者阅历”、“未来新解读”好像和材料都比较吻合,从而开始纠结。其实平心静气的观察会发现,A的主语是“阿Q的形象”,明显和“阿Q”不是一个概念,主题偏离,所以A才是那个与文段不符的选项。

通过以上两个题目,我们对“偷换概念”这一陷阱分析有如下结论:

片段阅读的解题通常分为材料阅读及选项分析两个阶段,大多数考生为了追求速度将材料阅读视作一个整体把握的过程,而能够确定答案的选项分析却要求细致拿捏。这中间产生的误差就让“偷换概念”有机可乘。因为快速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力往往会偏向注重某一点,而下意识的忽略了其他细节,进而在比对选项的过程中会继续忽略这些细节,从而导致错选。

专家从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中发现,错误选项的设计往往越来越“讲究”,有时候抓住的就是考生求快的心理。大家在日常复习中要有意识的明确自己的阅读特征,进行选项分析的时候要暗示自己慢下来逐词比对,逐词理解分析,才不至于前功尽弃。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