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西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编辑:sx_liss

2014-09-28

2005年西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参考答案及例文

1.【答案提示】

A.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并不能解决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扶贫资金被挤占是因为扶贫资金在使用的监督检查环节上存在问题。如果不在监督检查环节上加强行政力度,而一味的加大县乡两级的财政收入,只会使更多的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从而形成更大的漏洞。

D.实行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行政措施,只会增加扶贫资金的管理成本。扶贫资金的管理部门过多,就会缺乏统一的规则和统筹安排,各自为政。另外,没有一个部门对奖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一检查监督,还会使责权严重脱节。

2.【答案提示】(1)大力加强分散性的小农经济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深化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如发展有特色的种养点项目,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2)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与多国展开交往和合作,与世界银行开展扶贫贷款项目。

(4)提出"劳务经济"概念,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过程。

3.(1)【答案提示】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路之一是着眼自身建设,利用扶贫计划、多种经营等措施帮助农村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建设"小城镇"。

第二种思路是鼓励农民外出就业,利用城市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加快农业人口的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2)【参考例文】

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

中国农民脱贫的出路在哪里?思路之一是着眼农村自身的经济建设,通过扶贫款项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小城镇"。思路之二则是利用城市力量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加速城市化步伐,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两种思路,就是两种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战略,在农村问题这个关系国民经济的根本大计的首要问题上,任何一种思路的解决方案都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孰优孰劣,值得作深入的思考。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这是个新提法、新思路,很有针对性。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对城市、居民实行一种政策,对农村、农民实行另一种政策。长期实行这种"一国两策"的结果,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不能交融,城乡差距很大,实际形成了两个市场、两个社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等体制性障碍没有改革,所以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还在继续。最近四五年来,东部沿海的大中城市发展很快,一年比一年繁荣,真是日新月异;但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还相当落后,依然故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当中提出了一些对新阶段的发展有战略意义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其中就包括统筹发展城乡经济社会。报告指出,就现阶段来说,必须把转移农业人口作为当今繁荣农村经济应当肩负的一大重任。有专家指出,这是在新阶段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思路,离开了这个思路,要想在十几年内的时间中把农村建成小康社会是很难做到的。

另一方面,就发展"小城镇"的思路来看,中国若要遍地都去发展"小城镇",总有一天我国会面临无土可耕的危机。我国的城市化不能仿效美国模式,因为美国的土地资源要比我国丰富得多。同时,只着眼于农村自身的建设来发展"小城镇",实际上是要"农村关起门来搞城市化",还是不能消除城乡之间巨大的差距。所以,这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思路。

 

从2005年1月1日,各地区将统一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并对历史数据作调整。长期以来以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将成为历史。农民工对城市GDP的贡献将被承认,他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将由城市的公共财政加以解决,这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性举措。要通过改革,使城市向农民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这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工农业商品供应充足,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各方面的条件都逐渐具备,应该深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敞开城门镇门,让农民进来。

2005年西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标签:申论真题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