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如何“预知未来”

2010-11-02 15:31:2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虽然上半年刚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订单数量开始显著回升,但不期而遇的人民币升值,又让广东东莞民营老板马俊杰(化名)感到头疼。马俊杰的企业主要生产电脑机箱等边缘产品,以出口为主。人民币升值使得产品利润接近零点,他现在“真的是不敢随便接订单了”。

“开工没有利润,不开工肯定亏损”,这就是对马俊杰现状的真实写照。亲眼目睹了金融危机时期朋友的企业一个个倒下,马俊杰至今仍心有余悸。而现在令他整天担心的,就是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未来还会遇到怎样的风险。“正像《大话西游》电影的那句台词,‘我猜得到开头,却猜不到结局’。”马俊杰无奈道。

还是执行力

在《纽约时报》最畅销书《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看来,马俊杰的担心不无道理。企业运行就像人登山一样,随时可能遇到不可预知的雾霜、冰雹,或者陡峭的山路,使攀登者看不清前行的方向。而企业所面临的危机,可能比曾经经历过的更严峻。

危机带给企业的风险之一,就是面临危机时,企业决策的执行力不足。也许CEO们已经考虑好如何应对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防范策略。但是,企业员工是否清楚个人在策略中的角色,并认真执行好这些策略,一直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利通过危机的核心因素。

根据美国公司联合会的报告,执行的力度与执行的一致性,是CEO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而有趣的是,这两个问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

研究证明,CEO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美国富兰克林柯维公司的一项调查,访问了美国公司15万名员工,是否知道自己所在公司的目标。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的被访问者能够明确回答这个问题,而在这15%中,又仅有40%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换句话说,随意走进一家公司,你所遇到的100名公司员工中,仅有15人知道自己公司的任务、目标是什么,仅有6人清楚自己在完成这些任务、目标时,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试想,仅仅6%的人,足以让你的公司在危机中屹立不败么?

而且,即使是最亲密的同事、公司的核心高管,也未必知道CEO心中的公司目标。一项针对某专业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请5位公司高管列出公司最重要的10个目标,他们总计列出23项,而其中仅有2项是被多数人普遍提及。

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仅有少数人清楚并积极主动实现公司的重要目标,其他人既不了解公司的战略目标,也不知道该如何执行,那么,这只能使本已面临的危机形势更加恶化。

在危机时刻,能够集中资源处理核心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如果集中公司每名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完成一两件可以扭转乾坤的事情,那么公司的情况就会大有改观。

一个好的执行体系,包含哪些要素?史蒂芬·柯维认为,首先是要专注于首要目标,并清晰明确地向团队成员传递所要实现的目标。其次是明确团队成员的任务,告知他们如何去完成任务,同时追踪重要指标的实现过程,记录那些确保目标最终实现的指标、因素,并激励那些达到标准的人。此外,还要建立定期的交流机制,确保团队成员彼此了解其他成员取得的成果。

研究表明,能够在艰难时期胜出的企业,都会反复强调他们的目标,制定严格的执行策略和结果评估体系。“假如掌握这些原则,即使在极具变化的环境中,你也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史蒂芬·柯维认为。

消除“伪信任”

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企业或个人将遇到的另一个危机,可能是信任度的急速降低。由于全球信贷市场陷入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导致的信任危机中,在这条充满陷阱的未知路上,人人都会减速而行。

如果喜欢观看F1赛车比赛,你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只要冠军车手迈克尔·舒马赫驶入修车道,法拉利车队的修车团队就会如同一个人那样,步调一致地马上行动起来。

在F1赛车的世界里,胜负是以0.1秒甚至是0.01秒的差距决定的。尽管胜利的车手总是享有所有的荣誉,其实是团队的共同努力,才缔造了这0.01秒的差距。

赛车手必须在一定周期内驶进修车道,然后20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修车员会跳上车,更换4个轮胎、加油、修理。显然,他们必须做得越快越好。因为赛车在修车道里每停留10秒钟,其他的车就会前进半公里。

在史蒂芬·柯维看来,F1赛车队与危机中的企业有相似之处。在时间压力下,决策者需要给完成不同工作的团队快速下达复杂的命令,而决策者自身必须完全值得信任,否则团队将会失去信心。

而信任总是影响两个可测量的结果:速度和成本。当信任感下降,速度就会下降,成本就会提高。不信任感会扰乱所有的一切,导致销售量下降,客户变得冷漠,团队成员沮丧、颓废或者彻底崩溃。不信任感会增加成本,如果你不被信任,人们就拒绝和你做生意。

在信任经济学里,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是,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支付着一种隐藏的“低信任税”,缺乏信任将使企业的经营成本翻倍,产品和服务会由于质量参差不齐而很难售出,现金流会由于客户投诉、延迟或者拒绝支付而受阻,供应商会由于对企业失去信任而要求预先付款,客户也会离开。

而在高信任度的情况下,企业所收到的红利,就像一个业绩乘数,会极大提升和改善企业的方方面面。

那么怎样建立信任呢?史蒂芬·柯维的建议是,首先要建立公开、透明的机制,告诉人们真相,并给人们自己证实的机会;其次是要信守承诺,过度承诺和开空头支票,最后没有兑现,人们就会对企业失望,并且导致最终的不信任。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传递信任。“伪信任”的直接表现就是微观管理方面的事事亲力亲为。如果出色的员工被委以重任,他们就会感觉被信任,并会把这种信任的感觉传递开。没有取得信任的出色员工,危机就会成为他们另谋高就的一个机会。

“轻装”策略

经济低迷会给企业带来伤害,但往往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的伤害更大。在低迷时期,多数企业都会选择裁员、把资产变为现金或者停止大的项目。

这或许是对的。就像爬山,爬得越高,背包就会感觉越沉重,必须扔掉一些无关紧要、阻碍攀爬,或者让人分心的东西,而让自己更轻松、敏捷,这样才可能到达顶峰。因此,很多企业会像刺猬那样把自己蜷曲起来,收缩阵线等待危机过去。

然而,史蒂芬·柯维认为,企业的“轻装”,必须“轻”得有策略。企业面临的挑战越大,就越要具备谋划全局和集中精神的能力。

通常,危机会很容易使企业将关注的焦点从客户身上转移到财务账目上。一味地将精力放在预算与收支平衡方面,会导致盲目地减少成本,而忽视去关注那些有价值、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东西。

一份针对362家公司资深总裁的调查显示,高达96%的总裁认为他们的公司是以客户为导向的,80%的人相信他们的公司已经向客户传递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但是,仅有8%的他们的客户认同这种说法。

也许,你会质疑上述二者之间惊人的差距。“客户的满意指数是可观的,说明客户是感到满意的啊。”一位接受调查的总裁就如是说。但实际上,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危机过程中,很多公司会花大力气在制度和生产方面削减成本。但对于客户来说,根本不知道这种成本削减是否对客户有益。其实,处于危机中需要轻装上阵的企业,决定保留哪些、放弃哪些,应该完全取决于公司客户的需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精简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如果企业关注的是给客户提供简约、高价值的产品,那么很有可能会收获更多可预期的结果。例如,联合利华为减少客户的混淆,将肥皂、除臭剂和其他产品的数目,从1600种降到200种,就极大方便了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辨别。

另一个例子是法国赛诺菲药厂。在知道孩子们讨厌打预防针后,该企业就研发了一种5个一组的疫苗,可以同时注入。当然,这种不必分几次注射的疫苗,也取得了良好的客户反馈和市场效果。

如果说未来的世界还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世界永远是不可预知的。伟大的企业、伟大的团队,就像伟大的赛车手一样,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中,他们始终都在不懈努力。史蒂芬·柯维认为,掌握了上述原则的企业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