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年北大法硕联合会前主席吴计政师兄的经验谈三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犹记那个九月初,我把行李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搬到近在咫尺的万柳公寓,开始了在北大的读研生涯。三年佳期恍如梦,锦样年华水样过。走过的路,回头看看,或许会更清楚些。恰逢约稿,回眸读研生活,总结是非得失,以飨学弟学妹。我觉得这三年的确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机遇期,一些经历的提炼于后来者是有益的,于我自己也是个很好的总结,遂不揣冒昧,欣然同意。
学海无涯——三更灯火五更鸡读研三年,只有两年时间在上课,第三年九月底就开始忙找工作和写毕业论文的事了(现在很多学校改为两年培养,实际上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
读研第一年,为尽快补上跨专业读研的不足,我如饥似渴地听课和读书。每天早上6点多起来,从校外的万柳公寓骑车20多分钟来到学校,学习一整天,晚上 10点多再骑车回宿舍。在北大开放的文化环境里,我除了本专业以外,还旁听了很多别的课,包括法学博士课程和中文、金融等其他专业的课程和讲座。那段时间,各种知识接触了很多,但当时留给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并不多,仍处于有点混沌的状态。
到第二年,分了导师和专业方向,我的目标就明确了很多,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研究专业方向上了。这一年里,我感觉比较有收获的是参与了导师主持的几个项目课题,这些研究工作对培养专业思维方式和学术规范有很大的帮助。与老师、同学的多方讨论交流,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从中我也真正领悟到了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同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能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另外,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复习,我一次性地通过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日后实习和毕业找工作省却了不少麻烦。
对于学习成绩,我比较满意,努力没有白费,连续两年都是全年级第一名,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和“北京市三好学生”,这在某种意义上给了我很大的自信。现在看来,虽然大部分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并不怎么看重学习成绩,另外在别人放松时我仍然在努力学习,对比感觉有点苦,但是我觉得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还是很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一张文凭、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而读研,考上之后又不潜心向学、刻苦钻研,那么三年的大好时光就只有在碌碌无为之中度过了。
社团工作——小荷才露尖尖角读研还有一个收获,那是各种社团工作对才干的锻炼,从社团工作中所获得的东西使我受益匪浅。儒家思想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深以为然,并努力笃行之。
研一时,我开始是做班级学习委员,当时是想借此激励和促进自己的学习,也多点机会和老师同学接触交流,朴素的想法是为集体做点事。后来又加入了法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主要是自己对学术部举办的各种学术活动还比较感兴趣,同时也是想多交些不同专业的朋友。到研二上学期,法律硕士联合会要进行改选。我当时心情比较矛盾,一方面,我自己作为一个法律硕士,很希望有一个平台能为法律硕士的工作做点自己的贡献;另一方面,研究生会这边已经定下来让我当常务副主席,并且说两会要分开,不能兼任。经过几天的考虑,我还是决定去竞选法硕联合会主席。当时情况比较复杂,竞选的形势随时可变,这种极其复杂的情况极大地考验着我的心理素质。现在想来,这次竞选改变了我自己,使我在心理上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克服它的过程也是我逐渐变成熟的过程。
最后的结果是我当选为法硕联合会主席,同时兼任研究生会常务副主席。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入到这两个学生社团的工作,特别是全面主持法硕联合会的工作,给同学和法学院学生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改变。此间,还亲历了“北京大学十佳教师”评选、法学院“百年院庆”庆典等种种很有意思的事。
两年来的社团工作,使我接触了很多事情,也激发了更多的潜力。以前的我大概只是个书呆子,从没想过自己竟然还可以独当一面,现在很多事情都敢想敢做了,想来这真是一种难得的转变!
社会实践――绝知此事须躬行现在很多专业都自费,每年至少得花一两万块钱,有相当多家庭是无法承担这笔费用的,所以课余兼职打工的同学不在少数。为了多接触社会,我也在课余做了点兼职。除了一般的编教材和辅导书外,我还从事过几件比较有意思的工作,这些社会实践经历使我的读研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新奇和乐趣,聊记如下。
全国考研讲座。2002年考法硕时,我成绩还不错,全国专业课第一名、总分第二名。从大四下学期开始,我偶尔在周末受邀请到全国各大学给大学生作考研的交流讲座,至今有近300场。先后到北京、南京、天津、昆明、西安、合肥、太原、石家庄、徐州、上海等地,游览了很多地方,也结识了很多考研的朋友。还有一个收获是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前我在公共场合一发言就脸红、能躲就躲,现在即使在千余人面前演讲,也能侃侃而谈面不改色心不跳了。
赛艇队学员授课。2004年2月底到3月初,受法学院和老师委托,到上海为备战世界名校赛艇比赛的北大赛艇队法学院学员授课。
远程教育出差主考。2003年3月至今,我作为法硕联合会主席,受法学院远程教育办公室委托,先后8次到辽宁、湖北、广东、河南、四川、山东、青海等省高级法院、检察院担任主考官。这些单独出差办事的经历,使我既接触了现实,了解了中国司法的现状,又培养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想来很有意义。
图书馆馆长助理和咨询师。2004年6月至今,我担任法学院图书馆馆长助理,负责图书馆内部、外部事务联系和协调,讲座录音资料整理保存,国外大学资料翻译等工作。与此相关,2004年2月至今,我在美国LexisNexis公司接受培训并留任咨询师(兼职)。这两份与图书馆、数据库相关的兼职工作,所花时间少而灵活,但使我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资源,对于学习和做研究的帮助比较大。
从事过这些社会实践,我深有感触。我想告诉朋友们,不要计较付出,不要忽略做小事,不要错过任何实践的机会,因为很多大事、大机遇都是从小事开始的。我们曾经做过的每一件小事,可能都是我们与人合作的开始,从中能获取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锻炼,还是一次次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就业之路――当年万里觅封侯如今的就业形势,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难”;找工作的过程,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苦”!在此,我也想告诉学弟学妹们:研究生毕业后还得面临找工作的困难,因而不必一窝蜂地都去赶考研的热潮。如果你已经有很好的工作,或者你能找到很好的工作,那么建议慎重考虑一下可以边工作边读研或者先工作后读研。
总体而言,法律硕士一般侧重实务,由于有复合型的学科背景优势,他们到国家机关(中央和地方)、大中型国企、金融机构的比法学硕士要多一些;而法学硕士一般侧重学术,理论功底扎实,他们进一步读博和出国深造的比法律硕士要多一些;其他的到法检系统、当律师、到其他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等的的则相差不大。
我的分析是:首先,总体来看,法律硕士的确很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并且需求量比较大,就业前景看好。无论是国家公务员、大中型国企、金融机构,还是律师事务所、其他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等,都对复合型人才背景的法律硕士需求较多。其次,进一步细分来看,法律硕士中那些本科专业为外语、金融、财会、经济、国际贸易、房地产、工科等的就业很好,而一些本科专业就业就比较困难的则相对差些,但这不绝对。比如有的本科专业为外语的同学进商务部、涉外律所比较受欢迎,而有些金融机构就要求本科学经济金融等、硕士学法律的。法律硕士的优势在于知识结构的复合型,尤其是与本科专业背景的结合,如虎添翼。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专业差别的影响不如个人综合素质差别的影响大。有的同学虽然本科专业背景不占优势,但是各方面综合能力很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有几个这样的同学就进了全国最好的律师事务所之一。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工作经验对就业的影响。那些有过几年工作经验再回来读研的同学在就业时有很大的优势,而本科毕业即马上读研的同学则往往面临困境,当然这也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我在就业时,这种感觉就比较明显,有些很好的单位往往要求有过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像我这样的没参加过工作的纯学生经历者只好“望洋兴叹”。至于那些“要求本科也是法律专业”的部门,比例极少。其中,就全国来看,法检系统相对比较难进,有个别省高级法院、检察院的招考对法律硕士就业有限制;此外的其他政府部门,绝大部分单位都对法律硕士没有特定要求。
我的就业目标一开始就很明确,希望能进政府部门发展。公务员作为国家与社会的管理者,在未来若干年内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在这个平台上多做点事情,很符合我的职业理想。我先后参加过中央、深圳市、广东省、北京市、广州市、浙江省等一系列的公务员考试,奔波于北京、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大有“当年万里觅封侯”的气概!最后我决定到深圳去发展,这其中,有选择的无奈,然而更多的是抉择的理性。机会很偶然。我曾在04年6月至7月组织法学院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深圳和广州两地进行考察。经过两周多的观察,我感觉深圳是一座挺有发展前景的城市,很适合年轻人创业,于是心中有点憧憬。恰好11月初深圳市政府某局书记等几位领导来北大作招聘宣讲会,座谈时他们对我比较满意,表示欢迎我到该局去工作,并鼓励我积极备考。于是我很快就报了名,并在考完中央公务员的第三天就奔赴深圳。考完深圳公务员后,我还尝试了另外几个地方的公务员,最终感觉没有更好的,遂打定主意一心一意到深圳去。
从开始找工作到最终尘埃落定,这半年左右的时间对我真是个很大的磨练,从中也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与无奈。很多时候,找工作真的有一个运气的问题,投出去的求职信杳无回音是习以为常了。我想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两点:一是就业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仅仅一个结果。就业从实习开始,要有针对性地找单位,尽可能找想去工作的单位进行实习,这对于掌握信息和后继的面试很有帮助;二是充分重视细节的作用。细节决定成败,要从点点滴滴做起。遇到关系重大的场合,千万要做到 “滴水不漏”和“一丝不苟”,才能稳操胜券!
君子之交――朋友一生一起走曾看到过一种说法:每个人都像马戏团的小丑,手里玩着五个球:工作、健康、爱情、家庭、朋友。这五个球中,只有工作是橡皮做的,掉了还会弹起来,其他四个球都是玻璃做的,掉了,就碎了……我颇有同感。读研三年,我不仅在学习、工作上有一些收获,在此平台上结识的很多朋友和北大的校友网也是人生一种重要的财富,特别值得我去珍惜。
我想,人的一生中能拉你一把的人并不多,而在关键时刻能帮你一把的人更少。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大家做到互相帮忙还是比较容易的。平时交往中,真心相待、以诚相处,在朋友需要时我们主动提供帮助,才能长久地维系友情。在法学院几个年级的数百名同学中,能结识到一些很不错的挚友,我想即使抛开学习上的收获也很值得了。
有些朋友说我读研生活过得激情澎湃、全面开花,该得到的东西一个都没少。我心里明白那是在安慰我,自己其实还有颇多遗憾,比如爱情,单身进来,又单身出去,想想真是辜负未名湖边那一片美景了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