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学基础

2013-03-22 15:45:41 字体放大:  

 以下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推荐的关于201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助帮助!

2013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学基础

一、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大纲要求>

(一)产出的衡量

1.国内生产总值(gdp)

2.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与gdp的区别:

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人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上述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即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

可以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记入国内生产总值;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3.其他衡量产出与收入的指标

(1)国民生产净值(nnp)与国内生产净值(ndp):财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

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2)国民收入(ni):nnp或ndp扣除间接税后的余额,体现为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3)个人收入(pi):一国以当年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个人一年内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社会保障支付)-净利息+红利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补助等)+个人利息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个人收入-个人税收支付

(二)就业与失业的衡量

就业情况的变动和实际产出变动趋向一致:当实际产出上升时,对劳工的需求上升,就业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当实际产出下降时,对劳工的需求下降,就业率下降,失业率上升。

1.就业、失业的统计概念

2.失业的类型

(1)按失业的原因,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2)按就业意愿,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3.充分就业和充分就业失业率

(1)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零失业率,因为即使劳动力市场总体均衡也会发生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2)充分就业失业率是周期性失业率为零时的失业率,又称自然失业率,等于摩擦性失业率和结构性失业率之和,是经济长期趋近的失业率。该失业率下的实际产出就是经济的潜在产出。

(三)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

1.通货膨胀

2.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见表3-1)

表3-1价格水平变动的衡量指标

二、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形式、衡量

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和下降,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或收缩为标志。

2.经济周期的形式

经济周期一般被划分为两个阶段:衰退和扩张。

3.经济周期的衡量<大纲要求>

(二)经济周期中的失业和价格水平<大纲要求>

1.经济周期中的失业

2.经济周期中的价格水平

(三)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大纲要求>

l经济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通常是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起。

l此外,重大发明发生的无规律性、自然灾害与战争等随机事件发生以及经济政策失误等也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原因。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大纲要求>

(一)总需求

1.总需求的构成

由四个部分组成: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1),政府需求(c),以及净出口(x)。

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政府控制的主要政策变量,另一类是外生变量。

(1)政策变量

l货币政策

l财政政策

(2)外生变量

l国外产出。

l资产价值。

l技术进步。

l其他。

(二)总供给

1.总供给的构成

(1)按照供给物形态,可分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

(2)按照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

(3)按照来源,可分为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

2.总供给变动的决定因素

总供给基本取决于两组截然不同的因素:潜在产出和投入成本。

(三)总供给和总需求共同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总水平

1.总供求的均衡决定实际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

2.实际均衡产出不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潜在产出)

四、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工具<大纲要求>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路径

宏观经济政策试图实现的目标: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

稳定经济的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总需求而发生作用,即主动地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地影响总需求水平。

(二)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1.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目标和实现路径

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帮助经济达到无通货膨胀、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

2)实现路径: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商业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规模,来改变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能力,控制整个经济的货币供给量。

(2)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率、贴现率。

(3)货币政策类型

1)宽松货币政策

2)紧缩货币政策

(4)货币政策对贸易平衡的影响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包括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和非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两类。

五、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代表的是一国潜在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它决定一国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

(一)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

(1)gdp增长率。

(2)人均gdp增长率。

(3)劳动生产率

(4)全要素生产率

(二)经济增长的要素和主要源泉

1.经济增长的要素

l人力资源(劳动力的供给、教育、纪律、激励);

l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燃料、环境质量);

l资本(机器、工厂、道路);

l技术(科学、管理、企业家才能)。

2.经济增长的源泉

所谓增长源泉是指劳动、资本和技术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

土地、劳动、资本都是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均构成经济增长的源泉。但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是经济持续增长最根本的源泉。

(三)促进长期增长的政策<大纲要求>

l鼓励技术进步。

l增加国家人力资源储备的教育和培训投资,加大对包括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基金、基础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l实施有助于增加国民储蓄、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政策。

六、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及汇率<大纲要求>

(一)国际收支

1.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

2.国际收支平衡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方法和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错误和遗漏三大项。

(二)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的基础

国际贸易的基础,在于国家间在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与效率、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性。

2.贸易差额与宏观经济稳定

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差额是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的余额。出口大于进口为贸易顺差(也称出超、贸易盈余);反之为贸易逆差(也称人超、贸易赤字)。

(三)贸易政策

1.国际贸易政策分类

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一般可分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国际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

(1)保护性关税。

(2)进口配额。

(3)非关税壁垒。

(4)出口补贴。

(四)汇率及汇率制度

汇率是开放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性价格之一。

1.汇率

(1)汇率标价。直接标价方式和间接标价方式。

(2)汇率类别。汇率还有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分。根据外汇交易中所约定的生效日(交割日)的不同,外汇交易分为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

2.外汇市场

(1)外汇市场的特征。

l竞争性市场

l国内和国外价格的连接器

(2)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3)汇率变动的原因。某种货币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与其他任何产品价格变动的决定因素相同,决定于对该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引起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关键的因素是两个,即利率的相对变动和国内外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动。

3.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4.宏观经济政策与汇率制度

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受制于汇率制度的选择。

 相关推荐:  精品学习网

<--注册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