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写作胜经:三思后行紧扣主题上

2011-06-14 15:40:56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主题的定位和发挥。考试类写作最讲究对主题的理解和阐释。有些考试的设置方式是让作者无限发挥,自由联想,追求思维的新颖独特,越前卫就越有个性。甚至还留下一个开放式结尾,让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而国内考试中的四级、六级、考研英语都属于限制性命题。通过多种暗示要求考生定向思维,写出命题者所期望的内容,之后在语言上决出高低胜负。

国内考试的命题都是经过出题者的深思熟虑创作而成,主题、提纲、中心思想在出题者心目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定势,经过简化和浓缩过程,变成了试卷上浅显简单的文字。这相当于编辑为密码的命题过程—convert message into codes。除了题目之外,在简单的提纲、图表和说明文字中都会有一些信息暗示,而这些都构成了命题者的思维模型。一旦超出这些暗示,或者跨越这个模型就意味着跑题或违背出题者意图。

考生在面对试题、阅读写作要求时,开始进入解码状态(decode and interpret),由于理解能力和效果的差异,往往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反馈。第一种是发挥过度,超越或偏离命题者的期待。这类考生思维活跃,知识渊博或想象力丰富,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浮想联翩,由暗示信息联想到种种杂乱的信息,未加筛选就直接进入创作过程,结果不慎把无关内容也写出来,或是跑得太远,导致错位跑题。跑题的恶果就是所答非所问,偏离了命题思路,滑向了危险的轨道。由于大学英语考试往往注重限制话题,限制内容,限制思路。跑题意味着审题失败,往往会遭遇到零分或低分。第二种反馈是发挥拘谨,未达到命题者所要求的思路深度和广度。创作者手忙脚乱,只从幼稚的表面去分析现象,或未能完成要求的几个环节,只是蜻蜓点水,匆忙应付其中一两个细节。本以为能应付差事,其实在思维过程中已经严重弱化了命题的内涵,也达不到命题者的期待。这类创作在分数上大受影响,只能得到一个低层次的分数,漂亮的语言也不能挽回局面。第三种反馈是严格定位,说一不二,把握命题者的暗示信息,在此基础上做有限的发挥,最终和命题者所考虑的不谋而合。由于命题内容极其简约有限,考生需要让思维尽快和试题对位,顺藤摸瓜,把握线索,沿正确的路线前行,直到顺利达到destination,破解命题者设下的谜局。

显然,刚才谈到的是三种审题效果,也只有第三种审题才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正确审题的前提是冷静思考,look before you leap。大批考生在写作中的错误都来自于不加思考,匆忙动笔凑字数,凑足了字数又有何用?只能导致前两种审题带来的悲惨结局了。所以在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写作最关键的环节在于正确审题,当然还要三思后才能确定主题方向。在考试中,审题过程在五分钟以内,经过反复考虑确定创作发挥的路径。在创作中也要注意细节和底线,跨越底线就是跑题,而忽视细节可能导致弱化主题。只有按部就班地审题,把握住所有关键细节,才能紧扣主题。

限制性作文的特点就是规定了范围和底线,考生要在范围内做有限度的发挥,还要做出精彩的论述。这好象戴着镣铐跳舞,也要跳出优美的舞姿来。而出题者则成为了局面的控制者,考官的思路才是我们了解的重点。做事情不能随心所欲,那么我们就投其所好。下面是部分四六级的考题,我们来区分一下不同审题效果,看看不同的思路会引向何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