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网教师频道编辑为参教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搜集整理了:托业阅读深层思考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那年,儿子英语三级考试未能及格,很受刺激。
他于是发奋了:订计划、背单词、背语法。
我鼓励他说:“不错,比苏老泉提前了好几岁。”我是不赞同他那种学习方法的,这代沟已有好多年。但是,发奋总比不发奋好吧,记住点什么总比什么也不记好吧,既然他不肯改?
不但不肯改,而且不服气。他说,老爸,你等着瞧。
次年,他通过了四级考试;又次年,通过了六级;后来再通过一次,分数更高。
你疯了?我问他。干吗考第二次?
“同学们说,”他说,“我上次通过是靠运气,那就再考一回给甜美看看。”
原来,书是给自己读的,应试却是为给别人看。年轻,难免好勇斗狠,包括读书。那有什么办法?但那取胜的是应试之道呢还是为学之道?
儿子尝到了甜头,从他那种学习方法,也从他那一套套“英语×级考试辅导教材”--大约是目光如炬直通晓此中门径的好心人们编写出版批发零售的罢,我猜。它们风行当代、销路之广应当胜似当年的“闱试墨宝”“高头讲章”、即《儒林外史》所记的马二先生精心炮制的那种应对应世之书。因为据说中国学英语者的人数已超过英伦三岛本土,那就超过了昔日的士子人数总和。那甜头恐怕也来自他接受的课堂教学以及它后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这自然又是推测;离开教学岗位已然十七年,我不再能见到它们。总而言之,儿子振奋不已,订立了而且实践着进一步的计划,继续背诵他的单字,记他的语法条文。而在我偶一念及便不免头疼之际,他却又已通过了另一场于他至关紧要的考试;其中英语得分不高,据说却运胜同俦。他挂长途报告好消息,我却想起了大约是英国人毛姆讲述的一段故事:去参加网球冠军赛的儿子不检点,既去赌城一试运气,又遭坏女人。为父的认为活该让他灼痛了手,他却偏偏一再捡便宜。时势比人还强。我只能学那为父亲:摇头。
春节期间,儿子回家。某日午饭时对我说,老爸,你桌上那篇英文,差不多的字我都认得。我已经记住七八千快一万单字了。让我给你翻一页,怎么样?
我一听就烦,因为愈来愈讨厌那个词:单字。已成为一种低学习方法的商。但是,应该让他烫一回手了。我说好罢。那结果是可想而知:内容越出他知识范围的句子他不懂,理所当然;内容完全在他知识和生活经历之内的句子,好些他也不懂。这其实也理所当然:句子诚然是由一个个单字构成的,但那是一种有机构成而非机械的凑合。正是因此,“逐词翻译法”(也称“字典译法”。此前数年还有人把他等同并借以攻击“直译”,见他文,不赘)遂成笑柄。而儿子的英语基本上是靠逐词记忆法学来的,面对文章而非面对试卷时基本上也就只能逐词求解。这叫学以致用,顺理成章,不足为怪。手边凑巧有个证据:《文汇报》(一九九七年六月十五日)报道“沪上五十多位外语教学专家学者”的话说:“不少学生即使学了厚厚的几本英语教材,还是不会用英语会话;有的'托福'成绩考了五百六十多分,还写不好一篇二百字的短文。”
儿子听我给他讲解那一页他没有弄通的文章,专心致志之际不免嗒然。但他仍有他的理由。老爸的办法虽好,他说,远水解不了近渴:我得应付考试。我虽不以为然,却已疲倦于重复。
就教学而言,家长往往拧不过教师。亡友张茂麟曾给我讲过,他的孩子如何按教师的教导来纠正他的英语语音。类此,店员也等嗔怪我何以把“爱B丸”说成“AB丸”。我自然更拧不过教材、教法,尤其拧不过考试方法。
再说一回:时势比人还强。
我见到“开明英语读本”,是在高小或初中。其中序言部分有云:英语不可一字一字地学,而要一句一句地学。这书大概是林语堂编的。稍后,林在他的《开明英文文法》中也有同样的提法。林的英语水平是鲁迅先生认可的,这都是三十年代的事。幸喜当时产生了这点“盲从”,我学英语没有走更多的弯路。
五十年代中期受命教英语,赶紧自己补课,就中读到Otto Jespersen的《怎样教外语》一书,得知他如何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提倡教学改革,批评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而力主代之以从口语教学求突破的“直接法”。我尤其记住了他的一句至理名言:“问我某词的含义么?请给我上下文。”
好一个“请给我上下文”。耶斯佩森是丹麦人,而他的多卷本《现代英语语法》却是应英国语言学界的邀请而写的。造诣之高,于此曰略窥见。以大师水平求解一词而仍离不开“上下文”,那么,我们这般英语学生--业已上班的乃至业已退下来的以及仍就读于科班的,能离得开么?
离不开而偏偏离开(因为所学原就是无所谓上下文的单字,脱离上下文早成习惯),文本于是还原为单字的乌合之众,虽不是于人于己已毫无意义,却也多种解读皆无可无不可。于是,本应作“原因”的reason时或成“理由”,本应作“例如”的thus时或成“所以”,本应作“而”的while时或作“当……之际”,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不仅见于学生作业,也往往见于印在了书刊的“译着”。人们失误,相当多的时候是由于违背了最基本而作用最经常的规律。许多久于此道者都不乏这样的教训,虽然未必意识到,更未必瞿然记取。语言的运用是这样,别的行当似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