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工商管理 > 电子商务论文

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

编辑:sx_chenl

2016-09-27

本文讲述了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的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具体阅读下吧。

[摘 要] 电子商务专业在国内开办以来,专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该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还不明显,课程体系也不尽合理,影响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 电子商务;学科建设;教学体系

一、引 言

电子商务引发的变革几乎涉及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个方面、每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特殊性,要求电子商务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电子商务人才具有多方面、多层次和多元化特性。在创办电子商务专业的初期,就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定要准确,要突出人才培养特点,把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作为目标,依托于师资力量雄厚或者实验条件先进等综合优势,在改变传统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探索出一些值得总结的经常和做法。

二、发展历史和现状

电子商务是一门集信息技术、管理和商务技术于一体的交叉学科。一般来说,交叉学科总是通过若干不同的传统领域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衔接处产生的。计算机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属于传统的工科领域,而经济管理在我国则属于文科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文明进步服务,20世纪40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自然要广泛地应用到经济管理和商务活动中来。在经济管理中特别是商务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就产生了电子商务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在美国,各大着名院校的计算机学院都开设了电子商务研究方向、专题,联合计算机方面和管理类的师资力量共同主办课程。其中美国着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在1998年,由工业管理研究院和计算机学院联合创建了电子商务学院,1999年宣布设立世界上第一个电子商务硕士学位(Master of E-Comerce)。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起步于2001年,当时有13所高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首批开办电子商务专业。从起步到2002年,有110多所高校申报电子商务专业,批准83所,并成立了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协作组,聘请了经济、管理、计算机、法律方面的高级顾问。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商务研究中心Whinsion教授和纽约IBM WATSON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JEN-YAO CHUNG研究员被聘为高级顾问。到2003年,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等院校达到了181所,目前,我国已有275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形成了电子商务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国内,电子商务专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已是一个客观事实。这表明社会对电子商务方面人才是迫切需要的。可以预见,随着全球信息化建设热潮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这种需要还会不断增长,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三、电子商务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关联

电子商务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延伸和发展,而企业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是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内部与外部信息系统的结合才构成现代企业完整的信息系统。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和管理学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培养目标上是相通的,这是两个互相补充、互为因果的专业。我们应研究这两个专业的内在联系,以深刻揭示它们的相通性、互补性和共享性,依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加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利用电子商务专业促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

四、培养目标

学科建设的出发点是社会的需求。当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时,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就会提出新的要求。显然,讨论电子商务专业也应当由此出发。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的特点。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来说,需要以下几方面的人才:信息技术人员、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人员、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信息系统集成人员、有关上述各项的教学与研究人员。

传统的自动化、无线电、通信等工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新专业,对于满足上述信息技术类要求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对于其他各类需求,单纯从工科专业中引申出来并不合理。因此这里涉及应用领域的大量知识与特征,应用领域的业务要求既是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又是应用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各领域的特点又相去甚远,笼统地用“计算机应用”加以概括,是难以界定其学科培养目标与学科内容的。在“计算机应用”的名称之下,培养目标仍为计算机技术人员,知识结构仍以计算机为核心,而管理和商务方面的知识,则始终处于附属的地位。

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经济学或管理学各专业在文科范围内,无论是师资、生源,还是技术手段都很难适应大幅度加强技术能力培养的要求。

因此,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设立以在商务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为目标的,属于管理学门类的电子商务专业是十分重要的,十几年来,电子商务专业迅速发展,也证明了这种需要的迫切性和现实性。

五、专业定位

明确专业定位是提高该专业建设的重要一步,新专业并不是原有专业的简单糅合。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整合,即对电子商务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出一套精当适量的教育实施方案,以此来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商务基础知识、视野开阔、富有创造性、动手能力强、适应面宽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各高校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规范该专业的建设。虽然目前专业名称相同,但实质上专业设置重点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差别很大,就业方向也不同。电子商务专业本身就是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所构成的跨学科领域的专业,强调的是IT与管理系统的互动结合和边缘学科知识模块的复合。因此,全国各高校应该在统一的基础上规范该专业建设,培养出既精通IT技术又懂商务知识的复合性人才。

六、专业建设的原则

建设一个新专业,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正确的方向与原则是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以下几点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1)坚持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量。作为一个应用型的专业,必须紧密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上都要体现这一基本原则。

(2)以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这些年来,许多问题的出现正是由于这方面工作不利,形成所谓的“拼盘式”的教学方案。一定要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建设起教学大纲、教材、软件、实验指导相配套的骨干课程体系。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掌握先进技术的具有现代商务知识和技巧的电子商务人才。必须通过课程内、外各种渠道,教育与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专业建设,由于师资、设备等原因,专业建设必须分步骤地逐步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内容改革

构筑集实验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一体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要体现出“基础 核心 特色”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强调综合素质,突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培养的具有不断自优化功能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程设计、社会实践等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建设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3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新体系。新体系从机制上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敢于竞争、主动学习、不断进步,培养优良的学风。

电子商务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围绕上述的教学体系,采取一些教学方法改革的措施,以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具体教学方法改革措施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建设高水平教材;优化教育技术手段,建设一个包含各种电子商务专业方向的课程教学多媒体课件库,并利用教学交流网站和学生形成教学互动;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实验课改革,鼓励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新模式,倡导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建立导师制度,由导师指导在电子商务方向上有优势和专长的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创新活动;建立专业论坛,为学生提供本专业最新的前沿动态;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引进激励机制。

配合电子商务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并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展示学生特长的创新实验平台。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学生创新项目与专用机管理制度,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如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充分注意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内容中以及实验教学内容与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结合、延伸,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统一规划电子商务专业实验课程,制订各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实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信息化、综合化,可以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的专业管理网站。

主要参考文献

[1] 崔平.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机械职业教育,2003,(2):28-29.

[2] 袁申国. 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几个问题的初步探讨[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2):65-69.

[3] 张文. 论电子商务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J]. 现代计算机,2002,(8):77-79.

[4] 马强.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交通高教研究,2004,(6):102-103.

以上就是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的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探讨  

对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思考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