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chenl
2016-09-08
本文简述了管理的规模适应性,内容供大家参考,接下来我们一起阅读下吧。
企业是一个有生的组织,它必须生存、成长,并且适应顾客的需求和市场的改变。因此其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和弹性。
这个道理来自于大自然的启示。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体形,特定的活动方式,动物之间的差别,最明显的也就是大小的不同,如果动物的体积发生改变的话,它的形状也一定会随之改变。
一般而言,高等动物要比低等动物要大,其构造也要更复杂一些,不过高等动物并不是因为腑脏复杂而比低等动物大,而是因为它的体积比较大,所以腑脏不能不复杂。甚至植物也是一样,最简单的植物,像生长在死水或树皮上的绿藻,只是简单的球形细胞,而高等植物就要利用长出叶子和树根的方法来增加它的表面。
首创“克隆”概念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霍尔丹指出,人类的组织结构遵循的是同样的原理,并且依次可以解释为何古希腊民主只能诞生于城邦国家,以及为何英国人发明的代议制政府只是在美国才得到第一个实施。霍尔丹的说法确有道理,即便我们走入中国禅宗发展的历史,依然能够发现它的应用所在。
话说六祖之后,禅宗的发展一天天壮大,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徒侣,因此,在领导僧务上,在独特的参学法事上,即要求产生新的制度与之相适应,这是实际形势发展的需要。所谓的“马祖建从林,百丈立清规”,指的就是这类事情,实际求实地讲,这也实为佛教大事,功绩不可磨灭。
五祖弘忍开东山法门,虽有专门禅宗道场的意味,但仍遵律制,到了马祖时期,宗风大畅,禅刹兴建,百丈则更进一步,于是他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规制,将慧能“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主张制度化,立下了著名的“百丈清规”:
(一)、不论高下,尽入僧堂;集中参学,人住一处;堂中设长连床,睡卧坐禅在此。
(二)、住持称长老,独住一室,称为方丈。
(三)、不立佛殿,惟树法堂。长老上堂说法,或与参学人激扬法要,均于此行之。
(四)、行普请法,上下均力,规定集体劳动,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
此外,百丈还制定了丛林要则二十条,这些规章制度既简单明了又符合实际情况,适应了禅宗新形势的需要,为禅宗的健康生存提供了制度性支持,再加上他伟大禅行的感召,当时的丛林皆尊此制。
一个经济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内含众多变量的小经济体,它的管理需要具有与其规模相对应的适应性。从管理学的角度看,7个人在单位上就构成一个小组,是个人直接领导的最佳人数;若超过50人,就必须有一套管理机制。要全靠一个人来管,50个人就会乱套。如果超过500人,情况又会发生变化。如此说来,“百丈立清规”是典型的管理学行为。
就企业而言,在自由发挥的创业期,创业者为数不多的同事一起承担所有的事务,这时最佳的组织结构就是没有结构,组织机构只会使新公司窒息或者未老先衰。企业一旦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它就需要有经过精心制定的规则才能蓬勃发展。随着公司业务的日趋扩展,它还需要有多样化的管理人员来处理总部事务,来经营下属机构的事务。
也就是说,企业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最优化结构,如果搞得好就是顺利转型,搞得不好就需要革命。当然革命与转型是不同的两回事,前者被认为是破坏性的,而后者是建设性的,意味着积极地改变。
那么关于管理的规模适应性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精彩请大家持续关注我们网站。
相关推荐:
标签: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