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天津工业大学:摸准行业“胃口”制定人才菜单

2013-03-18

【编者按】精品网小编为正在努力寻求职业的莘莘学子搜集整理了求职资讯等内容,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生在材料学院实验室做实验。张文涛 摄

前不久,天津工业大学的校领导收到一所985高校5位教授联名写来的一封信,信中对该校一名学生抛来橄榄枝,因为该学生在一次竞赛中的作品让5位教授认为他具有科研的潜质。这几年,在外校推荐免试研究生中,该校学生特别受重点高校的欢迎,以至于本校的教授开始担心好苗子被抢走了。那么,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哪些尝试和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品质呢?

行业产业也需要拔尖创新人才

说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般人们容易想到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尤其是回应近几年社会有关“钱学森之问”的强烈呼声,一些高校也开设了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尝试。“基础学科需要拔尖创新人才,行业产业也需要技术领军人物,也需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天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宏伟说,学校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尝试从学校最具优势的“拳头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做起。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纺织出口总额达到2541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三四成左右。但是我国要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要从纺织加工大国走向知识产权大国、品牌大国、纺织技术大国,根本在于一支具备多学科知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为行业产业攻坚克难的技术领军人物。

这也正是学校开办“纺织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初衷所在。该班从2011年开始招生,单独开班,入校后择优选拔,实行小班化教学,一个班30人。实验班以现代纺织工程、非织造、染整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具有扎实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纺织、非织、染整及其交叉学科科研能力,能够适应行业科技创新需要、跻身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一流科技创新队伍的拔尖人才。

不仅是在纺织领域,学校还在材料学院开设了实验班。学校为实验班配备了一支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队伍,采取“本科生导师制”,突出个性培养和柔性管理理念,允许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跨年级、跨专业选课,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

张国庆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班的学生。他从暑假起就跟着本科导师谢勤兴做有关磷酸铁锂电池的课题。相对于非创新班的同年级同学,“我们的课程要更深一些,双语教学,PPT展示时都必须全英文,每个学期还有专门的创新实践时间,我课余时间大部分都用在科研上了。”虽然年龄不过20岁出头,但张国庆的科研经历已经很丰富了。在手头做的这个项目之前,他还做过有关静电纺丝的科研项目,虽然最后归于失败,但是在这个小伙子看来,分析失败的原因对于自己的成长同样重要。

除了这种单独编班的实验班,学校还为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摸准行业产业的“胃口”培养人才。学校针对精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实施了“卓越管理者培养计划”;针对国家法制建设对具有国际眼光、深厚学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需求情况,实施了“卓越律师教育培养计划”;针对产业快速发展对应用型经济类人才需求的情况,实施了“优秀经济类人才培养计划”等六大计划。

[$page$]

专业特色有益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今年的本科招生咨询会上,天津工业大学新增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引起了考生与家长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这是学校继2004年在全国率先设置“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年在全国设置首个“光源与照明”专业后,又一个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发展起来的特色专业。

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在航空、航天、军工、交通等尖端领域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复合材料领域基础科研力量薄弱、后备人才不足。

目前,我国设置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十几所,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那么天津工业大学开设这个专业的优势又在哪里?

据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带头人张兴祥介绍,在这些院校中,以树脂基复合材料为主的仅有几所,培养专业人才数量远远满足不了行业高速发展的需求。而这恰好是学校的学科优势所在。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即开始开展树脂基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经天津市多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已形成了以“三维多向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为特色的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学科方向,软、硬件科研设施达到国内高校一流水平,在国内复合材料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当然,专业优化离不开地方产业发展。从目前天津及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风力发电和天津汽车等的快速发展,树脂基复合材料人才的缺乏日趋明显。这些为本专业的设置和发展提供了宽广的舞台和契机。

“贴近行业产业需求,发挥拳头专业的优势,并在同类院校中寻求错位发展,学校优化专业结构找到清晰的思路。”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赵宏介绍说,学校一方面加大调整、改造、撤销、合并不相适应的传统专业,另一方面,借助自身学科优势,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地方支柱产业相关专业。

协同创新支撑创新人才培养

10月27日,天津工业大学-飞思卡尔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至此,该校共获批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天津市的市属高校中数量最多。

该中心将为学校的自动化专业、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支撑,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进入企业学习相关课程,到产品研发、设计及生产一线,完成企业实际课题。

协同创新平台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王加富是天津工业大学机械学院研一学生,从本科时开始在天津华翼蓝天科技有限公司做项目,负责公司飞机模拟驾驶舱油门台控制的研制。公司之前研制的油门杆操纵方式是手动的,而王加富负责的是为油门杆增添随动功能,即在手动控制的基础上研制自动控制的附加项,并提供设计全套方案原程序及样机试用。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我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帮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很有成就感,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王加富说,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自己对科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后凭借优异的成绩保送研究生。

“人才培养不应该是高校的单一职责,学校应该积极构筑外部协同平台,主动利用行业、企业的先进技术与资源,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和国外,实现与外部的深度融合,创新学校、学生、企业共赢的培养新机制。”赵宏说,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产学研协作平台,还有行业战略联盟、实习实践基地、校企合作实验室、与企业共建新兴交叉专业方向等校企合作的多种模式。

除了外部协同平台,学校还通过构建学科与专业协同、专业与专业协同、教学与科研协同等内部协同平台,实现内部资源共享、互相渗透。就拿教学与科研协同来说,学校已经形成了以覆盖到每个专业的常态化学术前沿讲座、本科生科技项目招募计划、师生合作共同申报智慧研究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计划以及竞赛和成果转化等五轴联动的科研反哺教学的育人途径。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3日第6版

相关推荐:

 简历 

 简历自我鉴定 

 简历自我评价

 简历范文

 求职资讯

 英文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