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精品网小编为正在努力寻求职业的莘莘学子搜集整理了求职资讯等内容,希望能助大家一臂之力!
专家认为——
现在就悲观断言企业减少校园招聘为时过早
11月20日是教育部规定的用人单位可以正式进高校招聘的最早期限,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拉开了帷幕。据国家人事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接近600万,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高达1000万人,大学生就业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金融危机传导就业紧张感
“华尔街咳嗽,全世界感冒”。因为经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毕业生被一种悲观的情绪包围着,不少学习金融、贸易的学生感叹:“金融寒流来了,我们学生没饭吃。”一位大学生这样分析就业形势:“国外经济不好,很多留学生会选择回国就业,而国内企业又减少招聘名额,所以今年我们的就业会格外困难。”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紧张已传导到国内经济、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而房地产、制造业等专业需求信息明显式微。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金融专业大四学生范淑艳说:“很多公司虽然对外声称不减招,但实际上招收人员的确变少了。”
日前,北京市人事局发布了今年三季度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统计表示,三季度人才市场招聘职位数为56.03万个,招聘职位数较二季度减少1.15万个,较去年同期减少11.32万个。此外,据三季度劳动力市场的统计数据,在其他行业需求较去年同期都有不同幅度上升的总态势下,房地产业的用人需求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均有35%左右的降幅。
入校企业的总量并未见大幅减少,但前两年一直入校态度积极的房地产、金融以及制造行业,在今年则表现出“疲态”,最为明显的是基金公司。这些因素导致今年毕业生的求职热点向工作较稳定的国企和科研部门转移。
国家重点行业需求不会降
“现在断言企业减少校园招聘,为时过早。”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祁金利博士认为,企业进校园时间有其规律,9月、10月外企抢先进入,11月、12月国企大量增加,到转年5月、6月还有各省的村官选调活动。而很多人一看到外企减少了招聘,就悲观断言所有企业都减少,这是一种误导。
今年企业进清华招聘需求依然旺盛,甚至比去年来得更早,去年11月20日之前214场宣讲会,今年此时已开了221场,一天有七八场之多,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来打包招聘的态势很旺盛。“虽然经济步伐放缓,但高层人才竞争的大趋势在加剧,越是有眼光的企业就越是在此时多积累、吸纳人才,为新的经济高潮到来做准备。”祁金利认为,国家投资4万亿元拉动经济,特别是建设交通铁路网等举措有龙头带动作用,所以,国家重点行业需求不会下降,对毕业生的需求只是结构上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也在忙碌着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架设信息“桥梁”。北大就业指导中心李军凯副主任说:“来北大招聘企业的数量基本跟去年持平,结构上有一些微小的调整,比如金融类、IT类、地产类企业招聘减少了一两场,而咨询类、事业单位反而有所增加。由地方政府打包几十家企事业单位来北大召开中型招聘会,也有所增加,从招聘单位的数量、质量上看基本保持稳定。”
11月12日,北京15所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聚首北京大学,共同探讨“金融危机与就业形势”这一话题,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各高校负责人都观察到一个共同的趋势——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证券、基金、房地产以及从事进出口产品加工制造的部分公司,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相对集中的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大量的企业没有大的影响。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职业
从事多年就业指导工作的李军凯认为,毕业生择业时最容易出现三大误区:盲目追求热门行业,盲目看重大城市,盲目看重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工作没有永远的热门和绝对的好坏,我们从来不倡导学生追求热门行业,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以及社会的需求,科学地进行职业定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职业。”
面对危机,今年大学生求职的标准普遍有所降低,特别是一些文科学生反映工作难找,纷纷降低对薪水的期待值。对此,李军凯认为:“文科理科工科,如果绝对地讲哪个学科更容易找工作,未免太片面。很多用人单位都表示,最需要综合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有潜力和后劲的学生。文科学生如果能很好地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积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不断丰富相关的实践经历,他的就业力也是很强的。”
有人说“600万毕业生太多了,都是扩招惹的祸”,而祁金利不这么想:“600万毕业生相对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其实一点都不多,但是我们有结构性的矛盾。学生也要转变观念,如果只盯着中国移动等大企业,只认准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要说600万毕业生,100万都过剩。”所以,毕业生求职难,与长期的结构性矛盾有关系、与学生的期望值有关系,高校也在积极应对,让人才配置更合理。
危机中蕴含机遇和增长点
金融风暴下,减少了学生应聘的机会。但有不少高校建议,企业也应当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利用危机储备人才。现在虽然经济低迷,但也恰好是用低成本储备人才的好机会,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念,不要骤然增减招聘计划。
李军凯表示,当前经济形势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是“危机中蕴含着机遇”。这种机遇体现在,一方面毕业生的求职心态更加积极和理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中可能蕴含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危机管理等领域就可能成为新的就业机会,有很多新的研究领域就此打开。
李军凯认为,金融危机使毕业生增强了就业的紧迫感,更加积极地寻找工作机会。“人力资源市场总是有一个大体的平衡,当某个行业需求有所减少时,可能就会有其他行业增加需求。比如,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学生就业时一定要拓宽眼界,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当前,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既是国家引导鼓励的方向,也是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比如我校2006年法学院毕业生陈丽娟选择到房山做‘村官’,凭借工作主动,踏实肯干,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扬,在2007年高票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这说明基层也是大有可为的,只要踏踏实实努力工作,一定会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的成功。”
相关推荐:
下一篇:有真本领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