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教育学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课文删改是否是一种教学资源

编辑:

2014-04-28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删改是必须要考虑的。有的课文删改,当初可能是为了降低教学难度和减少教学时间,如对契诃夫的《套中人》原文叙述视角的改编,对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原文开头和结尾的删除,对鲁迅《社戏》原文开头谈在北京两次看戏部分的删除。对于课文《口技》《荷塘月色》原文中涉及性方面的描述的删改,主要是出于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发育方面的考虑。对这些方面的修改,现在是否需要恢复仍然要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尝试。对待思想政治性强的课文的删改,也应如此。这类课文在不同的年代有过不同的改动,改动的意义也可能完全不一样。恢复改动部分与否,甚至整篇课文撤换与否,都是要斟酌再斟酌的。

让人担心的是,我们现在有些论者常常自鸣得意,只图嘴上痛快,生怕浪费了自己一时的发现,而没有经过斟酌,更没有教学实践的检验。有些文章是不是只从成年人的角度、只从文本自身的角度讨论删改的利与弊、是与非呢?是不是没有对课文在整册教材中的位置和地位,对课文的真实读者,也就是受教育的学生接受情况和接受程度加以系统审议呢?是不是存在既没有尊重传统文化,也没有考虑先进文化建设的问题呢?岂不知,这些论者所谓的发现是当初编者业已思考过的,其删改是经过编者们多次的集体研讨,经过多轮的教学试验的,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语文课文不存在该不该删改的问题,删改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问题是课文哪里该删改,该如何删改。由于语文教科书选文经验的继承和因袭,一些经典名篇课文到底对原文作了哪些删改,我们不是全都很清楚,无论是语言方面的,还是思想内容方面的,或者是兼而有之的,仍然需要我们继续细致入微地加以发掘和研究。对于那些现在看来确实由于课文编写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文化氛围、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原因造成的某些删改不当之处,把它看做历史遗留问题,尝试着改正也就是了,应该向前看,不能求全责备追究以往,也不能迁怒于他人,要把心思放在教科书的建设上。

从教学层面讲,无论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对原文是进行删改还是保留原貌,也无论是曾经被人议论过删改与否,在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那里,都不应成为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仍然需要亲自对课文的全部内容加以审视,需要把它们与自己的学生做实事求是的考察,斟酌利弊得失。即便课文是原文,也可能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对于的确不适宜的内容,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大可置之不论,或淡化处理。对于那些已经删改过的课文,还要返回去细读原文,体会改动背后的原因、性质和程度,考虑是否删改得当;同时考虑学生接受的时机、程度和能力,考虑教学的实际效果和效率。只有经过这样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考虑该不该和如何在课堂上引入删改的部分与原文加以比照,借此引发师生间讨论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只有此时,王霆、王永峰的《教材删改部分: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的讨论才有意义。

应该注意到,我们不能把这些删改看成教学中不可或缺、非用不可的,不能为引入而引入,不能从删改走向不敢越原文雷池一步,从当初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限于教科书的篇幅和教学时数的限制,那些长篇节选的课文是根本无法进行所谓的引入删改部分的。这当然自不必说,就是那些单独成篇的课文,也不是把课文所有的删改部分引入课堂都是适当的。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内容,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如果使用不加删改的原文,或教师引入不当,往往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那些限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文化传统、编者学术水平而做的删改,一旦得以恢复,就必然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无论是对于涉及性描写的文字,如课文《荷塘月色》《口技》原文中所谓容易引发学生性方面的联想和好奇心的处理,还是涉及政治思想的问题,如课文《最后一次演讲》关于司徒雷登的一段话的处理,亦或者是涉及名人的容易引发怀疑的事迹内容的处理,都考验着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的高下,也考验着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