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2-05
二、中专计算机教育中创新素质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途径
1.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深入了解学生,一要了解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了解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二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学习兴奋点和学习盲点。三要了解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直接来源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而这与他们的学习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文字、图片和影像元素的作用,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实施计算机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学习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理论知识,主动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主动去创新。
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借助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借助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计算机课程的魅力,分享学习计算机课程的乐趣,解决计算机课程的难题,增强学习的信心,进而形成良好的兴趣与显著的主动性,进而不断提高创新素质。
4.增加计算机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动手中提高创新素质。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仅仅靠学习理论知识,是很难全面计算机知识的,另外,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而教材的理论知识往往跟不上节奏,这就要求增加计算机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揣摩计算机技术,领会计算机技术的奥妙。
5.改变只讲授理论而轻实践的课堂教学。计算机的实践课程并不是说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在教师的演示、操作和讲解的前提下,让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有目的地去操作,去实践。同时,计算机的实践操作不能局限于课堂学习,而通过教学设计一定的课程作业,把实践操作贯穿在学生的作业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作业,实现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高,进而为创新素质的提高建立良好的基础。
6.因材施教。在对学生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把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在教学中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引导他们进入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领域,让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取得进步,为他们真正做出创新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标签:计算机教育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