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提纲

议人文社会科学在特色型大学建立中的层次和用途

编辑:sx_zhangjh

2014-05-22

议人文社会科学在特色型大学建立中的层次和用途

针对国内“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不要发展文科”的分歧,论文指出,特色型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既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有利于保持和发展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特色,有利于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特色型大学;地位;作用

所谓特色型大学,亦称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专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中国借鉴苏联的办学模式,对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形成了众多的行业部门管理的单科性高等学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恢复、改革和发展,这些行业部门所属的高校为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进行了拓展,但行业特色的特点鲜明,学科分布相对集中,形成了与该行业相关的较为集中的学科专业体系,如以农学、林学、水利、地学、冶金、建筑、电力、地质、石油等某一学科门类为主。

进入新世纪以来,强化特色意识,重视特色建设,培育办学特色,走特色型大学建设之路,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众多行业性高校的战略抉择。同时,在国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推动下,这些特色型大学相继成立了涉及人文、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院(或系);设置相关专业发展相关学科,使得文科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而形成了一批以特色学科为主的综合性或多科性大学。但是,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这些行业特色型大学普遍受到了更具实力的综合性大学的挑战和挤压。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一些学校的管理层、也包括一些学者,对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不要发展文科、如何发展文科产生了分歧。如有人认为,学校发展的竞争激烈,而资源有限,应集中精力,巩固发展已有特色,不要再铺摊子发展文科,分散力量;有人认为办大学文科不能没有,但不必过多投入力量,作为工科特色的扶衬就可以了;还有人认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培养个性和谐、人格完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这些分歧,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大学发展策略的不同选择和认识,核心是对现代大学发展规律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因此,从现代大学的本质属性出发,探讨特色型大学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作用,对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实现特色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什么是大学,从字面上理解,大者,广大悉备也;学者,融会贯通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学科门类齐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综合程度高。在英文中,大学university这个词的词根univer,意思就是普遍,元无所不包,与广袤无垠的宇宙universe词根相同,这说明广包天下的学问和人才、奇才、怪才的普遍主义的精神气质应是大学有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实际上,大学应是综合大学的简称,单一学院不是大学,而是college。只有理工方面的学科或理工方面的学科很强,而没有人文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很弱,都很难称之为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文科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大发展,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德国工科大学设置的人文社会学科,也提供了佐证。

从特色的词源学来分析,所谓特色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格外突出的风格和特点。特色是一个关系范畴,是相对于其他的参照物而存在的,任何事物的特色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比较中才得以彰显。只有独具的、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特征才能称得上特色。因此,考察特色的内涵,离不开这一对关系范畴:普遍性与特殊性。这是一对哲学范畴,必须从哲学的视野加以审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蕴涵共性,个性是共性存在的基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共性的存在必须以个性为基础,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差异是共性发展的条件,个性互补是共性增强的需要。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个性的发展是绝对的,共性要求是相对的。这就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辩证法和精髓,也是特色型大学建设的哲学理论依据。由此可知,特色是建立在事物的普遍性基础之上的特殊性,是同类事物在共性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独特而优质的个性。特色型大学也是建立在对大学一般职能和普遍规律的把握之上的,无论何种高等教育机构,都具有高等教育机构的共同特征,只是由于各自历史、传统、发展特点和优势的不同而形成各自鲜明的个性。

因此,创建特色型大学绝不能离开大学教育的最一般性、普遍性规律而去另搞一套标新立异的东西,不能偏离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培育办学特色首先要遵循大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和一般属性,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能,而不可急功近利。不去下力气搞好基本建设,而是去寄希望于搞一两个特色项目提升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竞争力,这就偏离了特色建设的正确方向。特色必须建立在厚实的基础上,只有在这个基础上,遵循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大学才能根据自身定位,选择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依据自己的历史积淀并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办学优势,形成鲜明个性。当然,特色建设也并非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全地超高标准建设,而应该有选择性、有战略性地建设,在坚持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好切入点,重点突破,才有可能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1]。因此,特色型大学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借鉴高等教育的共同规律,又要把握与其他学科的差异所在,摆脱理工学科附属品的地位,不能办成综合性大学文科的翻版[2]。必须从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出发,充分利用信息与资源,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瞄准各学科之间的结合点,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打开局面,办出具有理工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办学特色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彼此渗透融合,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包含着目的、意义等价值因素,科学研究与技术的开发应用需要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介入;同时,科学技术日益贯通全部人类文化和生活,日益成为现代文化的基础,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因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科学史研究也表明,自然科学的发展,客观上依赖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的指导,行业特色型高校要有一流的办学观念、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思想,离不开高水平文科的支撑;没有人文社会学科丰沛的学术滋养,其他学科就有沦为技术化、工具化的可能性,最终也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正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红红校长所言,“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和优势的强化需要依托学校办学综合条件和综合水平,建设特色型大学要立足于从系统上考虑学校办学问题。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优良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广泛的校外合作等都是学校保持或达到高水平的必要因素,也是形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3]因此,特色型大学建设要重视学校的各学科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综合水平。HttP://www.GWYOo.Com

可能有人认为,单纯的行业特色型也能够办成世界一流大学。这在20世纪上半叶或许还能成立,然而当今世界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人本主义的兴起,环境危机的加剧和人对自身的重新思索改变了大学成长的环境。“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没有较强的理科和文科作为支撑,其理论基础必然不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也很难形成气候,缺乏学科发展的环境与氛围。这就必然不利于提高综合研究能力,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4]当今中国各类大学都把人文学科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原因就在于此。“没有文科照样办大学”的观念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清华大学的蔡曙山先生曾将中国工科院校文科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5]第一阶段是建国初至“文革”时期,其办学理念是“没有文科照样办大学”;第二阶段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没有文科办不成(综合性)大学”是这一阶段的办学理念;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后,其办学理念是“没有文科办不成世界一流大学”。可以看出,学校发展目标越高,文科建设也就越重要。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理工科院校必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只有将“理、工、文”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以工为主,理、工、文相互渗透”的多学科发展模式,才能使高校学科建设健康发展,使优势学科更加突出。考察当前世界和国内著名高校,有两个规律十分明显:一是一流大学都不是单一学科的大学,而是多学科或综合性学科的大学。多学科建设为大学总体实力的提升,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以及新兴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前提与基础;二是这些一流大学,都毫无例外的具有一流的或者至少是高水平的文科。例如,在美国,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MIT)与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博弈论大师约翰·纳什曾就读的普林斯顿大学,虽然都是以工程科学或自然科学见长,但其同样具有世界一流的文科,被公认为理工大学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典范,其理工文管相得益彰,凸显出独特的办学魅力。就国内而言,以工科见长的华中科技大学能拥有如今的综合实力和在国内高校中的较高地位,也是与其高水平的文科实力分不开的。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曾说过:“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高水平文科的支撑。”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也认为,发展特色型大学,不是简单回到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而是在综合基础上的提高和深化,在综合的基础上凸显行业特色[6]。总之,一流大学或者高水平特色大学没有统一的发展模式,但必须有一流的或者高水平的学科,其中就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

三、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利于特色型大学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按照社会的要求培养高层次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核心任务。大学不是单纯的研究机构,大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单靠特色学科是不完全的,而必须有比较齐全的学科设置与学术氛围,这一点正是大学与研究机构的重要区别。因为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在科技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才流动越来越快的情形下,一专多能、综合知识掌握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要求,因此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向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广、自主学习能力强的人才。为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大学应以综合化为主。正因为如此,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的科研院所虽然科研实力很强,但并不允许招收研究生,因为它们缺乏大学的多学科的氛围,难以给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故只有与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7]。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教授认为,“大学的综合趋势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科技发展、学科综合化这种大趋势决定的。只有加强综合化,学校的科研水平才能提高。综合化的培养氛围对于学生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完美结合中才能得到提升。”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冯瑞龙说,特色之“峰”,必须建立在综合之“原”上,平地起峰,高度有限,而“登高而招见者远”,这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兼备人文素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所不可或缺的[6]。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恰恰要求大学培养出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能只是简单的“工匠”型,而应是能够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文理交融的“复合型”人才。1998年3月23日,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大学要重视对“人文”学问的传授……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开始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逐渐了解科学,使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正是这样,尽管在复杂的条件下,无论是哈佛还是美国其他大学都在竭尽全力为更好地传承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而努力[8]。美国教育家博耶指出: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有能力对现代技术以及自己的决策对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作出估计。当今,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具有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而且还要具有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人。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也曾指出,21世纪的工程师至少能够回答与工程有关的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会不会做”,这是技术要求;第二,“值不值得做”,这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要求;第三,“可不可以做”,这是社会学和法律的要求;第四,“应不应该做”,这是伦理学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理工科特色型大学办文科,形成文理交融的学科生态结构,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

相关推荐

前论文选题的确定之论文提纲  

标签:论文提纲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