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理学论文 > 地理学论文

国内方言地理学发展演变及问题简析

编辑:

2013-12-12

方言地理信息系统(GIS)

方言GIS发展演变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具有信息丰富、动态性、交互性强、易于共享的特点.几十年来,传统纸质方言地图在保存我国方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于海量方言信息的存储、管理和表达始终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电子地图的出现为方言地图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手段.方言地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电子地图的优势,认为方言地图数字化是方言研究和方言地图制作的新趋势,提出开发中国数字方言地图软件的设想[17,18],尝试建立方言电子地图.王文胜以处州方言为例,研究利用现代电子音像手段来保存、保护和展示方言的基本方法,初步构建了吴语处州方言电子音像地图集[19];曹志耘等拟组织力量编写《汉语方言语料集》和电子版《汉语方言地图集》,为研究者提供方言检索、显示、比较、分析等功能[4];国家语委正在积极推进中国语言资源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计划于10年内建成国家电子语言地图[20].随着研究的深入,以查询浏览功能为主的电子地图已经不能满足方言地理学研究的需求,集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于一体的GIS成为方言地理学研究的新方法和新工具.在利用GIS辅助方言分析方面,张维佳指出GIS是进行方言成片比较、方言历史关系、方言接触方式、方言差异与地理要素的关系研究的有效方法和技术平台[6];沈力等将历史语言学的比较分析法与GIS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得出地理条件对吕太接壤地区方言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21];郑锦全以家户为方言调查单位,结合GPS和GIS技术研究族群杂居的语言地理微观分布,为区域方言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22].在方言GIS资源库和平台建设方面,初步建立了陕西方言地理信息系统[23]、汉语方言地理信息系统[24]、中国历史方言地理信息系统(CHDGIS)[25]等典型示范性系统,为方言GIS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方言的共时与历时、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提供了方言资料和分析平台,但在方言地理底图、方言GIS数据模型、数据格式、地图投影方式和比例尺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规划,以便进行方言资源的交换、共享与整合[17,24,26].闾国年、刘俐李等提出综合运用互联网、3S(GPS、GIS、RS)、有线/无线通讯等技术,建设面向公众服务和专家研究的多层次、开放式的“文、图、声多模态一体化”的方言信息化平台,实现方言研究和方言资源保护开发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初步构建方言地理信息学的设想[27].方言GIS问题分析进入21世纪后,随着GIS的推广和应用,我国方言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迅速.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成功研发了具有代表性的方言电子地图和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分析方言差异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结合GIS的基础理论和发展前沿,我国方言GIS研究尚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或完善的问题.(1)GIS认识观念问题.大多数方言学者将GIS当作类似Photoshop、CorelDRAW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使用,主要用于地理底图制作、方言资料的图形查询.GIS软件的使用主要限于ArcView,甚至将Arc-View等同于GIS,而对MapInfo、Intergraph、SuperMap、GeoStar等商业软件以及GRASS、QuantumGIS、uDig、Mapbuilder、SharpMap等开源和免费软件缺乏基本的认识.(2)方言GIS系统研发主要处于方言GIS数据库建设阶段,建立了几个典型的带有点位坐标的方言资料库,GIS主要用于方言调查资料的存储、简单的查询和显示,GIS的重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远没有达到GIS应用系统的水平.(3)现有方言GIS主要是单机系统,而对网络方言GIS系统的研究和开发不多.起步较晚的方言GIS可以充分利用GIS领域成熟的网络GIS、分布式GIS、服务式GIS、时空GIS等技术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方言地理信息服务和共享平台.(4)方言GIS系统开发研究较多,而基于GIS的方言分析研究不多.GIS具有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多种空间分析功能,可用于综合分析方言差异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5)基础地理数据建设和共享问题.在GIS、历史地理领域,我国已建立并共享了多种比例尺的基础地理数据,包括基础历史地理数据.而方言GIS建设过程中大多重新采集所需的基础地理数据,一方面存在数据准确性和权威性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数据的重复建设导致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使得研究者不能集中精力关注方言与GIS本质问题的研究.(6)方言GIS研究人员主要是方言专业人员,缺乏GIS专业人员的参与.

标签:地理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