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理学论文 > 统计学论文

小学生数学统计教学

编辑:sx_bij

2013-08-26

【摘要】统计是日常生产生活中为常用和实用的工具,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小学生数学统计教学,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统计是小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及其它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统计较为简单,加之统计的教学较为枯燥无味,教师往往易轻视于统计的教学,忽略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教好统计知识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几年来的教学,谈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 强化统计的作用,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统计的欲望

统计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处理得不好,学生对之毫无兴趣,丧失学习兴趣,从而被动学习;如果处理得好,学生学习兴趣极浓,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刚教学统计时,教师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问学生:“这是一张什么地图?”学生回答后,又问:“你知道我国的领土的面积吗?”学生回答后,再问:“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数吗?”在学生说出大概的数目基础上,教师准确的说出中国人口数为十二亿九千五百三十三万,并介绍这是我国最近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出的结果。此时学生已经对人口普查产生了兴趣,老师可趁机导入新课“人口普查内容项目很多,但无论哪一项都需要运用到统计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你们想学不想学?”接着就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下揭示课题。同时在本节课最后布置实践作业:分组进行“小型人口普查”调查我校整个四年级的人数。

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作用,强化了统计在学生脑中印象,又让学生去实际调查,极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 加强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

动手实践操作是统计教学中的重头戏,新大纲强调统计教学要从以前的注重调查结果转变为重视调查的过程,即要重视实践操作,因为实践操作不仅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统计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的方法。

如,在教学“步测和目测”时,教师于课前在操场上量好50米的距离,并每隔10米插一根标杆。上课后,用一点时间介绍步测和目测的意义以及步测和目测的条件和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所讲方法去实际测出自己的每步的大小。接着在此基础上先目测一段指定距离,再步测这一段距离,并做好每一次记录,最后通过卷尺的测量出准确的距离,评出步测和目测的最接近实际距离的学生,并加以表扬。

这样教学,既可使枯燥无味的统计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统计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操作方法的掌握。

三 联系学习生活,循序渐进,不断增加难度和密度

小学生的无意注意高于有意注意,往往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不喜欢机械的重复,因此每次实践操作不能总是老一套,应循序渐进,适当加以难度和密度,使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如,在布置学生实践调查中,教师第一天让学生调查在中午12∶00~12∶10之间进入校门的男女同学有多少人;第二天让学生调查在中午12∶00~12∶10之间进入校门的穿皮鞋、运动鞋、其它鞋的同学各有多少人;第三天让学生调查在中午12∶00~12∶10之间进入校门的每个年级同学各有多少人;第四天让学生调查在中午12∶00~12∶10之间进入校门的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各有多少人……这样教学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交际等多种能力,同时又使学生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

总之,在教学统计时,老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加强学生统计中的动手实践操作训练,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并逐步加大难度和密度,如此长期下去,必将有利于学生对统计的掌握,使学生轻松地掌握统计这种常用而又实用的数学工具。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的小学生数学统计教学,谢谢阅读!

标签:统计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