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品学习网为您整理了如何促进统计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我国高等职业类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技能性、应用性的专业人才。这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在我国的高职院校财会、贸易、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是当代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知识。近年来,为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不少高职院校都对本院校的该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以期望发挥统计学基础课程的作用。如何促进统计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是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上重视统计学课程的学习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高等财经类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早在1992年,国家教委就把统计学列入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十一门核心课程之一,体现了国家对非统计专业加强统计教育的决心,有关课程的设置,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大都开设统计学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专业统计和其他经济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和进行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统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理论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为主,实现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之目的。通过讨论、对话、答疑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统计学起码应该掌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即设计调查方案、收集调查资料、整理调查资料、撰写分析报告。在讲授有关统计理论知识时可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些相关的统计活动,在学期结束前可让学生做一次完整的统计工作。为了加快汇总速度,保证统计的准确、直观,还可以指导学生利用excel对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组,汇总数据,绘出统计图表。这一工作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如何进行问卷设计,如何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等统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应用统计理论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的调查研究能力。
(二)结合专业教学
在制定统计学的教学目的时,不能孤立地去制定,而应该在明确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与统计学相关关系的基础上,去制定满足该专业需要的教学目的,同时将提高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纳入教学目的之中;统计学的教学内容应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的原则,依据各专业需求进行取舍,不能将所有专业统计学原理的教学内容都一样。在教学中,例题的选择应尽可能与该专业相关,使学生明白统计理论及方法如何在专业领域中应用。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统计学教学中,当拥有大量数据要进行分析、演示并要学生参与其中时,传统的 “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既浪费时间,又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又妨碍了统计软件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使教师适当增加课堂信息量可以让学生从烦琐的公式推导和复杂的手工计算中解脱出可以演示、分析篇幅较长的统计资料,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清晰,可以增加立体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运用,同时开设适合本课程的统计分析软件(EXCEL,SPSS软件)内容,增加《统计学原理》计算机实验课,进一步提高统计教学的实操性和应用性。
(四)运用联系比较方式教学
统计学教材中公式繁多,且一般不能相互推导,同时统计学中一些指标数值的计算,必须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每一个计算公式都有特定的运用条件和运用场合,这对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困难较大。而对公式的运用条件和运用场合的理解,除了需要数学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知识。如,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时,运用条件必须有现象的最初水平和最末水平资料,或必须有现象的各期环比发展速度资料,其运用的场合是当现象的总发展速度不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之和,而是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通过一系列的比较,不仅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而且对学习统计学有很大的益处。
(五)案例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强化案例教学环节,案例的数量应有限度,质量要精,而且教师必须认真准备,提供的案例最好具有趣味性、引导性和应用性。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的案例主要有:中国股民股票投资状况问卷调查与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和需求函数估计;财政收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上市公司综合评价分析;电信资费调整的调查与分析;国产手机需求状况的调查与分析;理财金账户需求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等。
三、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
对于统计学的考试,多年来一直沿用试卷笔试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离素质教育,特别是应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目的相差较远,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高职教育的目标不符。因此,我们应对统计课程考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对统计课程考试改革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考试内容与要求不仅要体现统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创新能力。二是考试模式不具一格,除可以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还可以在教学中用讨论课的参与程度、调查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组织形式。所以统计课程考核可以凭学生所作的统计调查问卷质量、各项实验结果、报告的质量情况、平时课堂参与得分和讨论得分等来评价。这种做法提高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四、提高统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师资问题是制约统计课程建设的一个瓶颈,为改变当前统计教师的现状,一是统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既要掌握更精湛的专业知识、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又要掌握外语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懂得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并积极投入社会实践;二是学校需要重视对现有统计教师的继续再教育,建立保障制度、激励制度,输送老师参加全国高职高专等师资培训,使多名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派出老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参加统计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而且还有利于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尽量做到以知识为载体,从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以求达到“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以上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如何促进统计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统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