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薄弱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考

2012-10-19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 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严重障碍。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薄弱学校改造过程中,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教育技术;薄弱学校;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人们对薄弱小学和薄弱初中的总称,是近几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强调的问题。薄弱学校的产生有着较为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并成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近两年,尽管政府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已认识到薄弱学校存在的严重弊端,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但我们认为,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薄弱学校改造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薄弱学校的历史由来及与素质教育总体要求的差距

薄弱学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当时政府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迅速发展、需要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今天,这种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和存在,便导致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东北学校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更何况,一些地方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一些原来办学条件好的中小学校总能得到“特殊关照”,而那些原本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则始终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就使得基础条件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基础条件差的学校越来越薄弱。同时,虽然我国教育界一直呼呈要转变 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并要求中小学必须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事实上,现行的大多数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精英教育”那一套,视高分学生为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各具才观和教育凤的影响下,必然导致许多办学条件差却又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中小学校,其师资的配备和每年招生计划的落实都不能如愿,学生纷纷择校离去,教师也不安心于工作,从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因此可以说,薄弱学校是多种社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据统计,就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小学而言,薄弱中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15~20%。如果加止广大乡镇和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所占比例可能更大。薄弱学校的现状与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社会角度看,薄弱学校的社会声誉不佳,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也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很大不满和社会的强烈反应,干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并导致了大中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和高收费的现象愈演愈烈。从教育本身看,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使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平等性、强制性原则。从学校内部看,薄弱学校的生源较差、办学经费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工作运转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所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精神压力较大,学生在学习上则被动应付,学习目的不明确。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校的发展,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素质培养和健康成长,又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人们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必须加大薄弱学校的建设和改革力度,这既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是教育公理原则的体现,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多年来,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待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和独到的作用。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编制和运用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强调:“……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也就是运用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到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并强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应该说,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多样化个性的素质教育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垢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生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教育技术中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等手段的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和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系统性的优势,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犹如身临其境,感染力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不断地从感性向理性过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和素质形成的智力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个别化教学,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呈现次数,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学活动更能突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笥、发展性、全体性、开放性、基础性等特点,真正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促进对学生的智慧潜能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现代意识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和宗旨,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根据薄弱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构想

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10月29日颁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根据《教育法》提出的要求,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逐步达到规范化,是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要争取在几年内使薄弱学校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在薄弱学校的建设与转变过程中,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财力、师资、物力及办学政策上的支持。二是学校自身团结奋斗、自力更生、不懈努力。其中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力量,帮助改善办学条件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办好薄弱学校的前提条件。但办好薄弱学校从根本上讲必须要靠学校自身的艰苦努力。学校自身的努力在转变 教育观念、内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和效果等方面起着实际有效的作用。没有自身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薄弱学校是很难建设好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并不差,但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的精神面貌以及办学质量都属薄弱一类。由于薄弱学校面貌的转变 最终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所以面对大面积的差生和学历达标程度不高的师资队伍,薄弱学校应采取什么样的方略入手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端正办学思想,改变经验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彻底放弃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拼升学率”的传统做法,探讨一篥切合实际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转变途径。这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务真求实地从多维度进行探索、实践,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具体来讲,一方面由于任何好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脚点都在教师身上,所以要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并进行信息传播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优化组合理论、教学软件的设计、编制、使用、选择和评价等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以促进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条件差的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常规电教媒体,条件好的则可结合课堂教学尝试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并根据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结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设计、制作或选择富有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和创新意识的软件或课件。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学科、深入教学、深入课堂离不开教育媒体和配套软件的支持,因此薄弱学校在改变与建设过程中,在不影响政党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下,应将添置教学媒体和软件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为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各薄弱学校可根据自己的经费来源情况和现有教学设备情况因“校”制宜、因“材”制宜。经费充裕、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可考虑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交互式教学控制系统、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教学环境。经费紧张、条件相对较差的学校可以以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银幕等常规电教媒体进入教室、进入课堂为目标,并可购置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科书相配套使用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VCD和多媒体渔船等教学软件。但各薄弱学校一定要在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设备作用的基础上,考虑更新或添置急需的教学媒体。不能谋求一步到位或站在较高起点上(这一点对绝大多数薄弱学校来说目前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使原有常规教学媒体闲置或弃之不用。更不能把多渠道筹措经费所购置的先进教学媒体仅仅作为学校硬件建设的一个条件,而忽视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真正作用的发挥。

另外,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参与在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并建立奖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育技术的积极性。总之,只有把教育技术真正渗透到整个教育体系之中,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的使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和未来知识密集型劳动者,此时,教育技术也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自身价值。

精品学习网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