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关于儿童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

2012-10-29

【编者按】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为了探讨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 笔者运用社会距离测量法对729名小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 小学生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 小学学生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相关系数在中高年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小学高年级学生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的相关更为突出。

关键词:小学生 同伴关系 学业成绩。

上个世纪60、70年代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和人类的相关研究证实了同伴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假设[1]。由于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和其他非同龄人无法取代的功能,长期以来成为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外系统深入地研究同伴关系始于上世纪30年代, 我国心理学界对同伴关系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是在最近10多年。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同伴关系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工具的研究、改善同伴关系的策略研究等[2]-[4]。但很少有人对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班级的凝聚力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笔者从四川省乐山市城区及郊区各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随机各抽取两个班共7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766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729份。二、四、六年级有效被试分别为245人、241人、243人;城市322人,农村407;男361人,女368人。

2.方法。采用社会测量法中儿童社会距离量表作为同伴关系的测量工具。将班级内每个儿童的姓名按学号依次排列, 每个姓名后是一个三点等级评定尺度(“我愿意和他(她)做很好的朋友;我与他(她)是一般的朋友;我不愿意和他(她)做朋友”),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值(5、3、1分)。要求被试者标明对名单中每个同学的喜欢程度, 儿童所得全部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得分越高越受欢迎。测量时以班为单位团体进行。四、六年级每班由一名主试主持。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低,每班由一名主试主持,另两名主试配合进行。成绩以上一学期期末统考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为主要依据。将两科的原始分数(百分制)以班为单位转换成标准分数,每个学生两科的标准分之和代表其成绩。

二、结果。

小学学生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系数,二、四、六年级分别为0.36、0.27、0.46,都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四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相关系数差异非常显著。

三、讨论。

小学生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在各个年级都非常明显, 这与其他人的研究一致[5]。还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状况存在一种对应关系, 即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的同伴关系优于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同伴关系较好的学生具有较少的学习问题, 而同伴关系较差的学生具有较多的学习问题。最受欢迎儿童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成绩也最好, 而同伴关系较差的儿童中被拒绝儿童学业成绩最差[6]。还有研究表明:在共同学习的班级里, 由于学生的同伴关系的明显改善, 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在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友谊,也促进了学习的进步。另外,小学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喜爱, 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会受到教师的疏远和排斥。教师的这种影响也会增加这两类学生同伴关系的分化。

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在不同的年级是有差异的。四年级学生的相关程度最低,二年级次之,六年级最高。这与六年级这个特定的阶段有关。由于毕业在即,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学习上。此时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主要以“学习”作为各种活动的中心。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淘汰制择优升初中的问题,但想要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追求上条件更好的中学,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突出。

例如, 很多城市中学为了得到好的生源会用某些优惠待遇去吸引周边农村成绩优异的学生, 很多好的中学为了保证新生的质量也很看重前来择校的学生的成绩。迫于这样的升学压力, 高年级的学生开始选择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同伴群体拥有共同目标,同伴关系变得更复杂和更具社会意义。受老师、家长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自己前途的关注,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比以前各年级更加突出, 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成为大家注目和交往的中心。相比较而言, 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忽视和疏远。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会达到较高相关。其他研究也发现,年级越高,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影响越大。由此可见,升学压力的负面影响并非在中考、高考才出现,在小学阶段就已见端倪。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真正健康、协调发展,学校、家长、社会还需做出较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3-325.

[2]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山东教育科研,2002(7):41-42.

[3] 池丽萍,辛自强。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 心理科学,2003,26(5):790-794.

[4] 程利国,高翔。 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35-42.

[5] 杨海波。 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研究的新视觉。 心理科学,2008,31(3):648-651.

[6] 杨渝川,郑淑杰,陈欣银等。 同伴团体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和社会功能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3,23(2):45-50.

精品学习网 教育学论文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