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中小学并校政策与策略的再认识

2012-10-31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每所学校都面临特定的服务对象群,在学校价值链中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意义,“低质学校”被合并,但是它们所服务的群体的利益要求不应该被淡化或忽视,不能通过并校简单地扩大了优势学生群体的利益,却将“劣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责任平移到另一所薄弱校身上。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恰当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真正对相关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负起责任。

3.要考虑学校规模的适宜性。

在一些地方的并校个案中出现了班数80个—180个,学生5000人— 8000人的巨型学校。形成这种并校模式的因素有:经济上的考虑、学校之间的生源纷争等。这种规模的并校不宜提倡。学校发展规模有基本的适宜规律,适宜的学校规模容易形成学生的舒适感,易于管理,经济效益最佳。发达国家一般认为,小学在校生人数应该在500人一800人之间,中学则为800人一1200人之间。中国的情况不同,但是适宜规模的小学还是应保持在700人—1200人左右,适宜的中学则在1000人~2000人左右。我国城乡建设正在兴起“适宜生活’的规划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更应当出现在学校建设理念,尤其是并校理念中。

哪些学校之间合并比较好?

(一)学校合并的基本价值取向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并校的基本价值取向:

1.并校应当实现新学校恰当的规模效益。

包括恰当的经济效益和教育效益。

2.并校应当有利于公平和效率的综合实现。

应当有利于提高学校群体的整体质量,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改造和提升“低质学校”资源。

3.并校应当有利于中长期的教育发展和改革。

4.并校应当缩短磨合期。

并校应实现合并学校组织和人员的真正融合,在稳定的基础上尽快进入新的发展期。

(二)适宜合并的几种学校组合

如果我们把学校分为“最强”(重点的名校)、“强”(高质量的学校),“中上”(公认比较好的学校)、“中”(初步达标,还说得过去的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话,那么下列组合或许可以实现不同的战略目标:

1.“最强”+“中上”组合。

在区域内强校数量少或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为打造区域内名校的规模,提升学校的整体品质,用名校带动基础相对较好的中上学校可能比较成功,双方可能都能接受,容易磨合。但是这种合并在数量上不宜过多 (应是个别的),因为中上学校是大量水平一般的学生(社会背景也大多是工薪阶层子弟)入学的首选之地,减少中上学校的数量会从多方面对他们的利益造成冲击。

2.“强”+“中”组合。

发挥前者的辐射作用,提升后者的水平,扩大强校的规模。这种合并相对来说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都愿意接受的一种组合,干部和教师也比较容易接受。

3.“强”+“薄弱”组合。

这种合并经常是以强校人员为主进行重组,有选择地保留薄弱学校的生源和师资。同上一种类型一样,它的效果是扩大强校资源,同时减少薄弱学校的数目。

4.“中上”+“薄弱”组合。

这种并校是大众眼中的“普通学校”之间的合并,学校之间的平等感最强,新学校对中等以下学生的义务感最强。这种合并的明显目标就是把薄弱资源的质量提高到基本标准水平以上。

(三)不适宜进行的两类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