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换试论

2012-12-27

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而且老师越主导,学生就越被动,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西方的建构主义刚好相反——只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往往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当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即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要“主导—主体相结合”。 在这种教育思想的指引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什么来检验?就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由于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要进行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对内容的讲解和启发,而且还要包括情境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或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会体现得越充分;二者不但不会互相对立,而且相辅相成。这正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下外语教师角色转换的几点建议

1、教师对学生自主文化适应过程的把握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即如何自发治学。学生习惯于“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传统模式, 要他们为自己的学习筹划一切很不适应, 时有消极和无所事事的情况发生。对此老师还没有很有效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同时教师们也发现: 虽然学生对“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角色给予充分认可, 但是他们似乎更偏爱“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角色。他们习惯把教师视为权威, 依赖于教师给他们传授“ 真理”, 并把教师的许多评价当作最终标准。“被动, 沉默寡言, 不愿公开挑战权威, 特别是不愿意挑战老师。”事实上, 如果教学中缺乏“ 授课者”“、评分员”这样的权威角色, 反而让学生感到不安。因此, 在推广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时, 教师有必要考虑学生自立的文化适应过程。换而言之, 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和课堂设计。教师把握难度重点,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断完善自我形象。

2、学生学习鼓励者形象的确立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发生语言障碍时, 教师不但应适时、适当引导学生, 还应多鼓励、表扬学生。因为鼓励、表扬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外语教师真能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者, 也就是说, 成为学生的朋友, 成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者、质量监控者。 那么在课堂上, 外语教师将不会再强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会更多地进行换位思考, 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考虑问题, 必将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地获取和消化要求掌握的知识。而教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时的教师, 就像黑暗中的指路人一样为学生指明方向, 并通过鼓励和表扬, 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发现乐趣, 真正做到“授人以渔”。这样, 不但能充分调动课堂上的教学互动性,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而言, 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 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同时教学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五、结语

建构主义从全新视野拓展了当前教学领域,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通过体现人本主义精神,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开发以学生第二课堂为主的自主学习,促进教师和学生双向主动性的培养,拓宽外语教师的教学视野,完善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最终达到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