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记者群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要拼体力、拼精力。在我国目前的媒介大环境下,传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媒体间对新闻资源的抢夺势态似战场;许多媒体还出台“末位淘汰制”。从业环境和体制环境都给了记者这个群体相当巨大的压力。在这样水深火热的情形下,媒体从业者肯定要全力以赴地抢新闻。在这个时候,即使记者本身存怀着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也在多方权衡下大打折扣。许多记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选择:如何在新闻大战和人文关怀之间取得平衡。
我们不难看到随着体育新闻报道的蓬勃发展,恶性炒作、虚假新闻、体育报道娱乐化等问题开始困扰中国体育,有些缺少人文关怀的报道在恶化中国体育的舆论环境。有的媒体热衷于制造和传播虚假体育新闻,炒作各类小道消息和负面报道,甚至热衷于炒作运动员的私生活和其他低俗内容。这些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体育的形象,在竞体体育领域,干扰了新闻主体正常的竞赛、训练工作和运动员的个人生活;在群众体育领域则不利于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的正常运转和推行。
而且在今天,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水平、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无疑给新闻报道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换言之,也是这种不统一而为之的行为方式给体育新闻报道带来了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确保体育新闻报道引人关注;在人们价值取向多元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读者认同新闻的可读性,都是难题。
有研究者指出,提高记者群体的人文精神水平确实并非易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一方面记者要提高自身觉悟,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上,需时时提醒自己作为新闻人的同时也具备社会人的身份,要善于以社会人的角度思考和看待事物,以社会人的眼光与态度面对被采访者,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尊重人、关怀人;另一方面,面对这样的激烈媒介竞争环境,媒体也要提高自身觉悟,不能在市场竞争中一味追求“数”和“量”,要把人文关怀也作为考评记者的标准,不支持记者违背人文关怀精神的报道方式,共同营造人文精神的职业氛围。
三、群众体育新闻要凸显人文精神
应该肯定的是目前社会体育新闻的报道领域日益拓宽,报道量日益增大,尤其是体育专业平面媒体,报道量和竞技体育不相上下,这本身就充分凸显了人文精神。因为体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对群众体育领域内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军队体育的大量报道,是人文精神在体育领域内的一个集中展现,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我国开始推行以来,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体育生活的丰富以及身体素质的提高。
但目前电视媒体对群众体育的报道还需要加强人文精神。这主要反映在电视报道对社会体育的缺位。目前电视体育新闻还是以竞技体育报道为主,而作为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却被忽视、漠视,甚至被无视。体育新闻传播的是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其相关的一些信息,张扬的是一种人类向自身极限挑战、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追求自身的至善至美的一种人文精神。因此电视体育新闻和相关节目中对社会体育关注的缺乏是一种误区,有必要加以匡正。
与此同时群众体育某些报道地方主义色彩严重,这也是人文关怀缺失的一个表现。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是指地方新闻媒体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态度,在体育报道中以有利于本地与本方作为取舍事实的出发点与标准。笔者曾看到省内地市级的两份报纸为了争夺一个社会体育展示项目的原创和归属权问题进行了喋喋不休的很长一段时间的报道,却忽视了项目本身的宣传推广和发展。
四、竞技体育新闻呼唤人文精神
竞体体育新闻更加呼唤人文精神。缺乏人文精神主要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运动员各种社会活动和私人行为的不正确报道和炒作;另一方面是某些竞技体育新闻事件的导向性报道有所偏差。有些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人员缺乏应有的体育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他们热衷于搜集斗殴自杀、赛场暴力、教练下课、名人婚变、酒吧艳遇等“猛料”,全不顾社会影响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失实报道的危害性最大,抛开新闻侵权与新闻官司不谈,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竞技体育新闻报道有时候着实缺乏人情味。
我们再次回忆一下曾经发生在竞技体育领域的两则有影响力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