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别教育促进对性别分工与生态相互作用的认识
在家庭领域和工作场所,传统的性别分工决定男女两性对生态的影响是不同的;同样,生态环境变化对两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B3说:“在一个家庭当中,女性在家做家务的机会较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就会对整个社会的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
T9认为:“虽然现代社会推崇男女平等,但大多数家庭的家务仍由女性承担。家庭生活垃圾是总垃圾的重要一部分,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在做家务时做好垃圾的收放、分类和处理工作,对环保是很大的贡献。还有家庭节约用水用电用纸,买菜购物使用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碗筷等,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将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又一大福音。”女性作为孩子抚养者的主要角色也受到注意。T7说:“女性更多带孩子,如果女性的环保意识较强,那么她的孩子甚至全家人在这方面都将做得更好。”工作领域也是一样。B14说:“在我的印象中,小学的绝大部分老师都是女性教师,好像幼儿园里的都是女性,女性教师如果可以从小就对小朋友灌输保护环境、生态这样的思想的话,或许成效会不错,因为很多事情,从小做起,从小抓起,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T8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各行各业的工作中。城市的职业妇女在纸制品的减少、再利用与回收和垃圾分类、办公区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台湾农村有4.8亿妇女,70%的家庭种植和养殖业是由妇女承担的。妇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否兼顾环保的要求,开源节流,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也非常关键。”
此外,北京和台湾接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均普遍能够认识到,女性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受害者。北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65%,台湾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的74%,均认为传统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使女性成为这样的受害者,性别不公正的父权体制应该对此负责。
B3说:“由于女性更多地承担家务劳动,化学洗涤用品、水污染、食品污染等更直接地伤害她们。即使同样在工作场所,由于工种的不同,男性和女性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在一些鞋厂、皮革厂等,一线女工占90名以上,她们直接接触到苯等有毒物质,车间浓度如果超过规定标准将大大影响到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严重到造成人员死亡的事例也并不罕见。此外,其生活环境、伙食卫生等条件也很差。大部分企业的女工不同程度地接触到尘毒、噪声、高温等危害。”
来自农村的同学B11认识到:“砍伐、水产养殖业和工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将其难以承受的后果加在了女性、特别是农村妇女身上。例如,在一些乡村,环境恶化造成水资源枯竭或是受到了工业废物的污染,妇女们就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打饮用水。同样,对海洋栖息地和渔场的破坏也威胁到了那些不能从工业和刚刚起步的水产养殖中获得较多收益的家庭,这些也增加了妇女本已繁重的工作量。污染的空气和水引起家人得病也要求妇女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此外,也有同学注意到:女性作为生育者和孩子健康的主要照看者,环境的恶化和污染对她们健康的伤害还将影响到下一代人。
四、性别教育促进生态行为
封闭式问卷的另一个结论是: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日常生活中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如随手关灯和电脑、关紧水龙头、不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的比例远高于没有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其中受过社会性别课程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北京学生为69%,台湾学生为78%;而没有受过社会性别教育的学生中,经常采取生态行为者北京为37%,台湾为48%。受过性别教育并经常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没有受性别教育却采取生态行为的学生,女生为60%(北京)和65%(台湾),男生为40%和56%。这一组数字告诉我们: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性别的差异在这里趋向消失。而没有受过性别教育的学生,女生远较男生更经常采取生态行为,总体而言更少经常采取生态行为。
下一篇:有关智能建筑理论与工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