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缺失,体现在授课知识系统陈旧,较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以及沉闷的课堂组织与管理上。因为青年教师主要是从理论中来回理论中去,缺乏讲课的生动性和易懂性,更多的是照本宣科,教学平铺直叙,缺少抑扬顿挫的激情和感染力。这种机械刻板的教学只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兴趣和爱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单薄,固守被动的课程接受者的角色,忠实地执行课程,缺乏课程创新和开发的意识,使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
(四)青年教师教学研究意识淡薄
教学研究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进步的基石,是教师成长的捷径。而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没有真正树立教学研究的观念。教学研究基本上停留在空洞的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性的操作。当前一些青年教师轻视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教育研究上,不少青年教师仅热衷于专业领域的研究,对教学实践缺乏思考。
(五)青年教师的教学监控力度缺乏
不少青年教师对自身教学的监督和控制缺乏应有力度。其,表现在教学活动上,一些青年教师课程教学既缺乏整体计划,对每堂课的教学细节也缺乏应有的全面考虑。其二,表现在青年教师对自身教学的监控上。青年教师由于面临着许多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例如恋爱、建立家庭、购买房子、赡养父母和抚养孩子等,这些都会分散青年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时也会惰于进行积极的教学反思,再加上缺乏对教学本身的深刻理解,就会缺乏对自身的教学监控。其三,缺乏对学生学习的监控上。为数不少的青年教师忽视课堂纪律,也很少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这样就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教授的情况缺乏把握而不利于进步的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
(六)青年教师价值取向失衡,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现象较为严重,并且科研成果与教学融合不足
研究型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其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为此,必须建立一支教研结合,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其基本素质包括一流的学术水平,强烈的教学责任感和较好的教学技能。大学与研究机构的根本区别就是大学担负着培养人才的任务,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学。所以研究型大学中也不例外于“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一些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一些在学术上有建树的教师无心教学,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追求在短期内创造出社会效益,却忽略了本职工作一一教学。
(七)青年教师合作教学能力的缺乏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的交往主要是教师与全班或学生个体的交往,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小组、小组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多向立体交往严重缺乏。教学和学习的合作意识和动机淡薄,每个教师、学生只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表现出一种个人主义趋势。教学经验总结在根本上是个体行为,这使它带有了过多的个人经验色彩,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往往既大大降低了成果本身的可靠性和价值,也限制了这些经验的推广。
二、健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激励机制
西方有句名言:“发现问题就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在对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之后,需要从这些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激励方式,从而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其教学能力,更快的成长。
激励,是管理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义地说,激励就是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和行为过程来看,激励主要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动力机制。
(一)完善教学能力业务培训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