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造成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长期“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语文教师的总体素质不高。
早在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一次讲话中就谈到,“语文教师的队伍很庞杂”,“有很多不适宜做语文教师的勉强在那里教了”。他还引用别人的话说:“总的印象是三分之一是称职的,教得好的:有三分之一很勉强,还需要补课;还有三分之一,补课也没有多大用处,基础太差了。”’,这是那个时候的语文教师状况。今天,20年过去了,语文教师队伍在人员组成上发生了很大变化,80年代以后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已成为大多数。这同时也就使得语文教师的学历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这期间,语文教学又经历了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改革;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出类拔萃,功绩卓著的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按理说,语文教师的总体素质应该有很大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目前我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师,真正功底扎实,能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给予有力指导和切实帮助的,只是少数;而知识欠缺、能力有限,工作中人量地浪费学生的时间,白白地消耗学生的梢力,耽误或干扰学生正常语文学习的,所在不少。很多课文,老师不教,学生读起来还兴味盎然,颇受感动,可一经老师讲解分析,则顿觉索然寡味。语文,这个本来充满了生活情趣,最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引起学习兴趣的课程,却显得如此的面目可憎、单调乏味,以至于成了中学里最不受学生喜欢的课程。这个本来一点也不难学、甚至被认为完全可以“无师自通”的学科,却成了教师们费尽了浑身解数,而到头来学生却依然成为很难过关的“老大难,。这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于教师素质不高所致。因此,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师,我们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从总体上看,其水平井不比吕老20年前所说的情况好多少。
目前语文教师的总体素质不高,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部分语文教师语文功底较差,语文基本能力不过关
语文教师不会读书,不会作文,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但在现在的中学里面,却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据了解,语文教师各课时能不依赖教学参考书而独立钻研教材的,只是少数。其原因,就是他们的阅读能力还不够高,一旦离开教学参考书便无法理解和处理课文。有些教师,自己就读不懂课文,他们不仅对所教文.'在结构、材料、语言等方面的精妙之处感觉不到、说不清楚,就连课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内容也把握不住。由于对课文缺乏自已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便只好去照搬教学参考书或其他现成的教案。参考书上有的,事无俱细都要讲给学生;参考书上没的,当然也就无从讲起了。一篇《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说明文,教学时,从说明顺序到段落大意,从说明方法到写作特点,教师什么都讲了,但唯独没有讲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因为,教学参考书_上没有讲这个问题。本来,作为一篇介绍知识的说明文,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只要读这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文章标题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可现在,它被当作讲读课文,由语文老师领着学生用两三节课的时间,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到头来却不仅学生不能按照课文说出“宇宙里有些什么”,就连教师自己也说不清楚.这实在不可思议!语文教师阅读能力低下,不能透彻地理解和领会课文,这是导致中学语文课“讲风”大盛和程式化严重的根源。至于写作能力,也一样不能满足要求。尽管语文老师们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起文章作法来,理论一套又一套,从“应该怎样写”到“不该怎样写.,讲得头头是道,而且经常将学生的作文批得一无是处、改得面目全非,可如果要他们亲自写一篇给学生示范时,则很少有人去做.原因是,他们自己就写不出来。据了解,语文教师平时动笔写文章的,只是极少数人、作文教学中能够“下水”作文的,更是凤毛麟角。有一所规模不小的完全中学,一次篮球运动会结束时,校长要致个闭幕词,事先他分别布置了三位语文老师来写,可到时候,一位说他“不会写”没有写,而写了交来的两篇,校长跟其他几位学校领导都认为“用不成”。近期从报纸上也看到这样两则消息:土海这个在全国教育、文化都相比发达的大城市,几年前曾举行过一次师生作文与评改比赛,结果发现有不少教师写不过学生:苏北有个县曾让全县 高二教师也同时参加当年的高考,以选择暑假后的高三教师班子,结果也发现,语文题的最后一道议论文写作,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竟达不到一类卷的最低评分标准。语文教师写作水平低,自己不会写文章,这是造成中学作文教学困难重重,没有效果的根本原因.
语文教师是教语文的,是指导学生语文学习、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水平,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语文功底扎实过硬,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绩。现在,既然还有一部分语文教师自己连最基本的语文能力都不具各,怎么能指望语文教学全面取得成功呢?
二、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教育理论修养较差,语文教学知识严孟缺乏
只注重对所教学科的钻研,而忽视或轻视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这在我国教师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因而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师,总的说来教育科学知识都相对欠缺.中小学的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很多语文教师,虽然毕业于师范院校,学过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但由于这些课程一向就不被人们重视,他们当时也就没有怎么认真地学习过,因而对于相关的知识、理论及技能并没有掌握多少。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大都可以通过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求得解决,但由于多种原因,他们很少有人在工作中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据了解,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平时不仅对于各种研究一般教学现象及规律的文章和书籍不感兴趣,就是对于专门探讨语文教学问题的论著也很少何津。他们尽管订了些语文教学杂志,但其最关心的是其中那些与考试及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各种复习题以及课文分析、“教学导引”之类的内容,而对于其中讨论、阐述语文教学问题的理论性文章则不怎么看重。近几年来,包括语文教学法教材在内的各种语文教学著作,出版了不少,像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著名语文教育家的“论集”,还有一些优秀特级教师的教改经验和教研论文选编,都是值得一读的好书,但语文教师们对这些书的反应却比较冷漠。就连语文教学大纲,这个从事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好多语文教师也没有认真地读过一遍,有些学校的语文教师,至今没见过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这一切,就使得不少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知识、教学理论极度贫乏.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地教一辈子的语文,可直到退休,也不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要干什么。这倒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太复杂,他们没搞清楚,而是他们从来就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这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欠缺,就导致了语文教师们教学思想的落后、教学方法的死板和教学技能的低下,最终造成了多年来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始终没能在全国大面积展开这么一种局面。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当中有很多学问值得研究。这就要求教帅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教学理论修养。而今天,语文教师却还只凭着师承下来的直觉的感知过日子,不学习教育理论.不研究语文教学,不懂得语文教学的规律,甚至于连最捷本的语文教学常识也尚未普及。由这样的教师来教语文,何以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