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教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与培养不仅关系到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社会责任感是检验大学生是否成熟和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要任务。要紧密联系社会、学校和家庭实际,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是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部分中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1](P5)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社会责任感是指人们对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履行多种义务和使命担当的一种强烈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责任感是一种精神风貌,它所展现的,是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所承担的高尚使命,是理想和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优秀分子的集合,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2](P1)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后,各高校十分注重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汶川大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大学生们的表现,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敢于担当、富有责任的精神风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大学生中“啃老一族”、“潇洒一族”、“网瘾一族”等还为数不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笔者在高校工作二十多年,从事过多年的学生工作和长期担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不管从教学还是管理的角度,对这种现象都感到十分担忧,也充分感到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迫切。
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大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表现。
(一)理想信念缺失。
在一些大学生中,缺乏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实用主义盛行,注重物质利益和短期目标,重功利,讲实惠;由于没有理想追求,幸福感降低,常常伴有空虚、失落情绪,由此带来酗酒、沉迷网络等;进取心、上进心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喧嚣的影响,静不下心来学习,经常逃课,即使在教室里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睡觉、聊天、玩手机等。
(二)生命意识弱化。
心理发展滞后生理发展,心理不稳定,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不成熟,情绪化现象比较突出;抗挫折能力较弱,过强的自尊常常导致过分自卑,一些偶然小事就可能产生轻生念头甚至付诸行动;依赖性强,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三)诚信意识薄弱。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在社会上引起较多的质疑声,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作业论文抄袭,拖欠学费、贷款不还、求职材料造假等。
(四)公德意识淡化。
公德本是一个公民应该遵循的最基本最普通的道德规范,然而,在大学生中,公德意识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随地吐痰、长流水长明灯、铺张浪费、不爱护公共财产等现象十分严重。
(五)法律意识缺乏。
不遵守校规校纪,违规违纪甚至触犯法律后方知后果严重;利用网络虚拟化特点,散布流言蜚语,发表不负责任言论等,表现出对法律的无知,缺乏对法律的敬畏之心。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三年级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演变成故意杀人就是佐证。
(六)集体精神匮乏。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视并积极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强的个人意识逐步取代了整体意识和社会意识,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时,强调个体,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以上所列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比较普遍的现象,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归根结底,根源就是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原因分析。
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这些现象,有人用“自我责任感弱化,家庭责任感弱化,社会责任感弱化”来概括,也有人把大学生形容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生”[3](P159)。出现这种令人忧虑的情况,从客观上看,既有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的挑战、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也有家庭环境教育的不当和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更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
(一)社会压力和负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使-88-三明学院学报第28卷大学生自顾不暇,相当部分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忙着考证、考研,对班级、学校活动不闻不问,过多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淡化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其次,市场经济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唯利是图、享乐主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容易使大学生重视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追求,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功利,较少考虑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再次,社会上一些不公平、消极腐败、人际关系扭曲等现象,使大学生觉得理想信念虚无缥缈,从而表现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消极倾向。最后,应试教育的副作用,使学生过分追求分数,忽视社会追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以致于考上大学后,不少人产生“任务完成,该及时玩乐”等思想,没有了目标追求,当然也就没有了社会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非理性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中国的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和教育作出一切牺牲,子女相应地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依赖性较强,习惯接受,不懂得付出,家长这种只讲“奉献”,不图“回报”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们从小就淡化了责任意识;其次是一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过分注重“功利”,在中学阶段追求分数,在大学阶段追求毕业后有个好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不少大学生功利化倾向严重,对专业课、技能课重视,对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兴趣,长期以往,缺乏人文素养,造成人格的缺失。
(三)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虽然我国高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教育中对社会责任感的地位与教育内容缺乏明确的定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上渠道单一、方式简单,无法使学生产生共鸣,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止于表面,没有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另外,大学教育也存在功利化倾向。不少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或工程,单纯追求人才培养的捷径和速度,违反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忽视人才的全面发展,背离了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存在着急功近利地培养人才进而导致培养急功近利的人才的现象。学校跟着市场跑,不少学校把专业课、考研、应用技术的教育放在首位,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导致学生注重个人技能的提高,忽视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出现责任意识文化的断层。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绝大多数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经验,往往看问题比较片面,容易走向极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不能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功利化的学习态度,没有把学习当作追求有意义生活的最佳方式,而是沦为寻求短期利益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生态度的功利化;同时,大学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期,即“心理断乳期”,新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生活目标还没有完全建立,因而心理上会产生空虚、郁闷感,行为目标也就不明确,对他们而言,社会责任就是外在的东西,无法产生崇高而伟大的社会理想,缺乏履行社会责任的强大动力。
四、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途径。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4]作为高校、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培养社会主义可靠建设者和接班人角度,通过多种教育途径,大力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应是责无旁贷。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
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强大精神支柱。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理想,也就失去了民魂国魂,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共同理想,为伟大事业的成功提供精神动力。在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更加需要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内容。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贯穿始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二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主阵地作用,提升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特别是对学生人文素质的陶冶,对学生最深层的精神生命的唤醒和重塑有重要作用,要改变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品味不高的现象,使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三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思路、提供平台,通过丰富多彩、富有青春气息的活动,让大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充分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承担振兴中华的伟大责任。
(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国体、政体的基本内容、准则和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有自立能力、有信心、有参与意识、具备法律素养的自主公民。
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一要加强主体意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主人翁意识,培育自尊、自强的心理意识,克服等、靠、要的依附意识,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独立人格的确立;二要加强权利义务意识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既要树立权利意识,坚决捍卫政策和法律的尊严,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权利,又要树立强烈的义务意识,明确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从而积极履行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三要加强法治意识教育。通过法治意识教育,让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养成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四要加强国民意识教育。通过国民意识教育,使大学生铭记自己是国家的构成分子,进而自觉维护国家权威、国家利益、国家荣誉、国家安全等。[5]
(三)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人文环境的建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对人才培养和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大学文化涉及面广,不仅体现在校园环境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还体现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日常管理等诸多环节。[6](P44)大学文化建设中,多一些高尚、严谨、宁静和实在,少一些低俗、松懈、急躁和喧嚣,让大学生潜移默化为德智体美和专业才能和谐发展的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二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自觉矫正心理问题,增进心理健康,建立起自尊、自信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进行自我管理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养成健康独立的人格;开展心理咨询,及时了解困扰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积极发展自我;通过心理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的变化。[7](P29)三是加强诚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的道德,诚实守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君子一诺,重于泰山”,“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人无信而不立”的古训和“没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就只能在社会中到处碰壁”的原则是相通的。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因为,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纵向历史教育和横向的现代人类社会的“诚信”教育,让大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是当今世界必然选择的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一切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以诚实见信于人,是一个人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基本道理,也是一个社会维持正常秩序和有效运行的必然要求。
(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相衔接、相协调的合力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实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学校、家庭、社会应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就社会而言,要强化主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净化社会环境,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使市场经济发展更加规范有序,同时社会和政府要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和创造条件;就家庭而言,父母注重言传身教,少一些溺爱,多一些严格,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责任;就学校而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中,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营造氛围,完善机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同时,学校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沟通联系,改变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统筹规划,促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建立立体教育网络,克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的倾向,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育实效。
(五)强化社会实践,注重知行统一。
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道路的最佳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群众学习,长见识、增才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青年志愿者、扶老助残、爱心奉献、挂职锻炼、社会调查等,大学生可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正确认识自我,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更加客观地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还可以在实践中完成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个性品质。总之,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社会实践,确立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广阔胸怀,彰显对家国天下强烈的担当意识和鲜明的正义原则,增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16)。
[2]金一斌。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4)。
[3]高原平。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中外企业家,2009,(6)。
[4]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2011-04-25].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5]李荣娟,施雪华。公民意识教育正当其时[N].中国教育报,2008-03-11(3)。
[6]吴绍芬。视学生发展为本,铸大学生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10,(10)。
[7]夏凤琴。高校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相关推荐链接: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