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议“史诗”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3-02-12

“舞是诗兮诗是史”(谢觉哉《再看东方红》)诗歌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 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如果我们能够在历史教学中 ,恰当地引入些反映某一时期历史的“史诗”,无论对于充实历史课教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增 强历史课教学的吸引力,以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宽其知识面,都 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些“史诗”,作为教材的有益补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 解,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历史教材所反映的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是通过对记录历史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判 断等抽象思维的形式,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诗歌所反映的同一历史则是通过对丰 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具体、形象的描绘,构成具体、生动的生活图景,“在真实的图画里面显示社会中某一阶 级底状况”。[2]它可以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因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

如对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连年混战,百姓生灵涂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曹操的“铠甲生 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既形象又具体,使学生仿 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遍地狼烟,百姓流离失所、客死异乡,田园荒芜、了无人烟的悲残场景。若将教 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使枯躁的史实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历 史的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 解。

有些诗歌本身就是“诗化”的历史,由于其语言精炼,音调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易记易唱 ,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如第一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第二次反“围剿”中,二十万敌军,在从 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宁八百里战线上,采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进逼中央根据地。三万红军在毛泽 东、朱德的率领下,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敌,各个歼灭”的方针,首先打垮侵入富田、东固的较弱的 敌军两个师,然后从赣江东岸的富田向东横扫,十五天,转战七百余里,一直打到福建建宁,五战五捷,歼敌 三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对这段历史,毛泽东在《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中作了真实的记载: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精炼的语言,概括了第 二次反“围剿”的全过程,和谐悦耳的诗句也便于学生的记忆。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史诗”,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的有 效方法。

两千多年来,封建主义对中国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疯狂掠夺和侵略, 激起了中国人民一次次的激烈反抗,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一首首记载中国人民反压迫、反侵略地惊天地、泣 鬼神的壮丽诗篇。其中有反映农民起义和仁人志士反抗封建统治的“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隋大业 长白山谣》)、洪秀全的“斩邪留正解民悬”,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反映中国人 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表现先驱们 的救国济世、为国赴难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轩辕”……等。这些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为国赴难、取义成仁的献身精神 。诗中所凝含的思想,揭示了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仍顽强不屈的根源,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 为后人为国效力为民族献身的动力和座右铭。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这些令人回肠荡气的诗歌,对于激发学生的 爱国主义热情、培养其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第三:那些蕴含着丰富历史内容的“史诗”中,有许多更是诗中之佳品、千古之绝唱。在课堂教学中,恰 当地引入这些诗歌,对于加强“文”与“史”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和修养,也是大有帮助的。

需要说明的是诗歌中虽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但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形式,同历史教材是有明显区别 的。它毕竟是通过典型,夸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表现历史的完整性,连贯性和真 实性上,与历史教材是有差距的。同时有些“史诗”中流露出明显的阶级偏见和不健康的思想情调。因此,我 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歌时,要摆正“史”与“诗”的关系,要对其进行精心的选择,并用阶级分析的观点, 进行恰当的处理。

1.把握好诗歌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历史教材基本上体现了学生应掌握的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而“诗史”只 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增强学习兴趣的有益补充,处于辅助地位。况且,从《诗经》算起,从古至今,保存下 来的诗歌可算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这其中的多数诗歌,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某 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前,按照“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宁精宁短,切忌滥长”的原则。对庞杂的 诗歌进行认真的甄别,仔细的筛选,选取那些和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能对教材起到注解、补充、深化的“点 睛”之句,揉进课堂教学中,这样才不致于喧宾夺主,使历史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2.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正确认识、分析、处理“史诗”在教学中的运用。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表 现形式,诗歌也表现着一定阶级的意识,明显地带有统治阶级的思想烙印。因此,对引入课堂的诗歌,除要对 其丰富的内容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外,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阶级分析,鉴别其表现 出来的阶级性和思想倾向,在吸收、借鉴其反映和表现历史的同时,摒弃其思想倾向上的消极性、腐朽性和反 动性。在唐末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后,有人在尚书省门上贴了一首诗歌:“自从大驾去奔西,贵落深坑贱出泥 。邑号尽封元谅母,郡君变作士和妻。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吃齑。唯有一般平不得,南山依旧与天齐 。”对这首诗,要在肯定其真实反映了农民取得政权后,贵族老爷被打翻在地,农民扬眉吐气的阶级关系大变 动的同时,对其代表没落贵族阶级思想,仇恨和蔑视农民政权的反动思想进行批判和摒弃。在丰富学生历史知 识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要注意诗歌的文学性史实的关系,区别诗歌反映历史时所表现出的文学色彩,使其再现历史的真实。

由于诗歌是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和表现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因此, 通过诗歌所透视出来的历史,会不可避免地因为诗歌本身浓厚的文学色彩,而和真实的历史有所差异。这就要 求我们在将诗歌引入课堂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将诗歌和反映同一历史的多种史料进行反复的, 多方位的比较,认真进行鉴别,“去伪存真”,剔除“史诗”中所表现出的夸张的文学成份,从诗歌中去寻求 和再现历史的真实面目。

注释:

[1]《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3页。

[2]《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第42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0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豸加亘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