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试谈殖民主义及其在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中的处理

2013-02-12

19世纪晚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深受垄断性高额利润的刺激,纷纷增 加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掠夺性进一步加强,双重使命的表现也更加突出。正如毛泽东同志在分析西 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时所指出的:“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 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 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注:《中 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载《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20-621页。)。

其次,就殖民地区而言,由于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的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以及遭受殖民侵略的程度不同,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表现及其影响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 差别。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本身的封建专制势力比较浓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它们在殖民地基 本上也是按照封建制的方式进行管理。西班牙在它的拉美殖民地就建立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而葡萄牙也在巴 西建立了封建专制体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通过大量屠杀土著居民和移民,直 接移植了本国政治观念和经济制度;同时,它也竭力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给印度等土著居住的殖民地。日本 在吞并中国台湾以后,也没改变当地传统的土地占有制度,而是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农村封建结构,在此基础上 榨取垄断利润。

二、如何正确看待殖民主义的客观历史作用

首先,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19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尽管殖民主义者主观上满怀 着无可怀疑的侵略、掠夺的目的,但是,受高额利润的诱惑,他们不由自主地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投资兴办了许 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等近代化的产业,如英国在统治印度期间,就修建了长达6.5万多公里的铁路。同时,为 了便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有效地进行殖民剥削,他们也需要推进目的在于破坏自然经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 改革,于是,殖民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推行西式教育,培养新式知识分子,建立近代化的政治机构,宣传西方 的思想文化。这样,就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方面实现着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客观上促进着殖民地半殖民 地社会的改造和进步。正如马克思在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所说的,不管英国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 造成印度社会变革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 版社1972年版,第68页。)。

其次,更要充分正视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双重使命”的局限性。毫无疑问,殖民主义的罪恶罄竹难书。殖 民主义者的侵略破坏了当地人民的和平生活,摧毁了当地的民族工业,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文明,有的地区甚至 导致种族灭绝。殖民主义者在早期殖民侵略期间,抢劫金银财富,屠杀土著居民,贩卖黑人奴隶,走私鸦片, 无恶不作,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世纪以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遭受了更进一步的 掠夺。仍以印度为例,19世纪下半叶,英国每年从印度掠走高达1.5亿英镑的财富;大量的粮食、棉花从印度运 往英国,而印度人民却遭受了24次饥荒,平均两年左右一次,总共有2000多万人死亡。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 ”是不自觉的客观后果,所有殖民者主观上都是殖民利益高于一切。这就决定了无论是“破坏性使命”,还是 “建设性使命”,都不可能进行彻底。例如,在印度,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有效的殖民统治,可以和资产阶 级首先要打倒的封建地主阶级携手合作,甚至制造出了一个柴明达尔封建地主阶层作为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 在非洲大陆,特别是热带非洲,由于当时这里既不能大量生产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又没有能力购买商品,除了 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在这里难以获得其它地区那样的厚利。他们同这些地方进行经济联系的程度远低于其它 地方。例如,直到本世纪20年代,南非以外的全部英属非洲殖民地进口的商品不及印度的1/7(注:诺尔斯:《 英国海外帝国经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19页。)。这些地方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基本上 未动或变化很少,更没有建设起新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殖民主义虽然客观上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作 用,如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会学习殖民者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建立近代化的工业部门,等等。但是,殖民者 绝对不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建立起可能与宗主国形成竞争的工业部门,对那些民族工业百般压制,予以 扼杀。他们只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对宗主国经济有着严重的结构性依赖的畸形的民族工业。例如,由于 法国油类制造商的强烈反对,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就只能生产花生,而不能建立榨油工业。因此,马克思在肯 定殖民主义可能产生的客观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尖锐地指出:“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 无产阶级推翻以前,或者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 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 972年版,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