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用好考纲用足教材1995年历史高考复习指导

2013-02-13

(3)动态现象

由上可见,高考《考纲》当它被命题人员操作时,就会呈现一种“动”的现象,也可称之为“多变性”。 围绕一个纲(或目),命题人员可从许多不同的角度形成试题。如此,要求高考指导教师要有“动”的意识, “变”的思维,“活”的能力。在教学中要能够以“变”应“变”。对同一个知识点,尽可能从几个不同的视 角去认识,用不同的情境,创造多彩的教学氛围。由此,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不仅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还有 多变的应试能力。反之,如果指导教师只能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进行导向,其前景堪忧,因为 学生思路单一,视野狭窄,适应力差,一旦出现陌生试题,临场惊慌,势所难免。

3.引进外部信息,不断拓宽视野

客观世界是无限的,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尤其是当一个教师多次重复高三教学工作,思维容易产生停 滞状态,这种状态的负效应无疑将严重制约教师对高考《考纲》的适应力。走出校门,面对外部精彩的世界, 不仅可以诱发灵感,还可以帮助教师变换视角,产生新的构想,增强教学导向的力度,提高教学层次。但是要 防止一种倾向:把获取的信息(比如试卷)未经消化、处理,就直接投入使用,其作用充其量是减轻一下教师 的负担,从长远看,对提高教师的变通能力不会有多大的好处。

二、用足教材

《考纲》与教材,血肉不可分。在教学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纲”与素材的关系。命题人员在思考试题 时,必以《考纲》为指南,在教材上大做文章,做足文章。所以,高考指导教师不仅要能够用好《考纲》,还 要用足教材。如何用足教材,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区分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的关系

考试内容溶解在教材之中,教材内容不等于都是考试内容;考的必定是教过的,教过的不一定都是要考的 。二者必须准确无误地分开,否则,把所有教的内容都放入考试范围,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背 离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而且也超越《考纲》的要求。

2.《考纲》规定的纲、目知识点要覆盖到位

按一般常规,高考复习程序为三轮。首轮是基础,基础奠定了,提高才有可能,在操作时,教师可依据《 考纲》按纲、目顺序,逐个推开,逐一覆盖,不留任何死角,不搞跳跃式教学。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让学生知道教材中有哪些知识(在教材的哪个位置上)是《考纲》所要求的。如此,才能与高考命题思路同轨 。

[1] [2] 下一页

3.注意《考纲》对教材的折射作用

(1)显性折射

这是一种比较明显的指向。《考纲》中有的纲、目所包含的内容,材料中容易找到,一目了然。这类问题 ,学生一般比较容易掌握。条件是第一轮教学必须到位。

(2)隐性折射

这是一种比较隐蔽的指向。《考纲》中有的纲、目所包含的内容之间,从表面上看并无什么关系,但从本 质上看隐含着某一种内在的联系,不经挖掘,难以发现。例如历史学科的《考纲》中有这样两个目:彼得一世 改革,清朝前期的统治。涉及的内容是两个不同地区的两个国家。初看上去,互不相干,但如果把二者放在一 起仔细比较,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知识就会展现在学生面前:中国清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以保持现状为宗旨,因 此,拉开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彼得一世仿照西欧样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俄国逐渐成为西式大国。 变则通,通则强,不变则衰,衰而败。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如果说在教学中不去深挖教材中深层次的知识, 并附以必要的练习保证,那就等于是能力教学缺乏力度,是一种不到位的表现。高考命题人员在这方面确实是 下了功夫。这可从1994年高考试卷获得佐证。

(3)数量折射

这是一种既有隐蔽性,又有数量的要求。《考纲》中有的纲、目所包含的知识不止是一个知识点,而是一 个知识群。这个知识群的特点是分散在众多的章、节之中。指导教师要及时把握,联成整体,构成一个大知识 块或立体知识结构。例如历史学科的《考纲》中有一个纲:“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有一个绥靖政策的知识 点,涉及到捷克、波兰、西班牙、埃塞俄比亚、中国。命题人员可以沿着《考纲》折射的方向,由某个点扩散 到面。比如说,命题人员提供一个欧洲慕尼黑会议的情景,然后要求学生回答与慕尼黑思想相关的还有哪些事 件。如果学生思维发散力不足,或只会孤立地死记硬背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实难以适应《考纲》的要求。所 以,指导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考纲》指导下,扫瞄教材的每一个角落;善于给每一个知识点以应有的位 置,把散点知识组合成集群知识。

距新一轮高考还有一个多学期,我想只要思路对头,定位正确,思维敏捷,功夫扎实有序,1995年我 国的高考成绩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