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近年高考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特点

2013-02-19

二、重点是对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观的理解与运用

从对历史基本理论考查的内容看,近年的高考历史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和唯物史 观的基本观点。从1992年—1999年的高考试题看,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考查考生对历史发展进行因果联系的分析。这种分析必然涉及到原因和结果这一基本范畴。近年 高考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不同类型的因果联系的分析。

1.一因多果。

1995年第28题,“在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 、各地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武斗事件普遍发生)。1997年第32题,“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了‘新政’,结果 ”(清政府仍处在困难之中、增加了人民的捐税负担)。这类试题,主要是考查考生能否从不同层面去分析其 结果。

2.一果多因。

近年高考试卷中,这类试题出现得较多,命题者要求考生在众多的原因中,能够分析出根本原因、主要原 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

1994年新科目组第5题,“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1998年第9题,“《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1996年第12题,“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1999年第3题,“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主要原因是……”

1992年第7题,“1941年英军再次进攻虎门,守军抵抗失败, 炮台失陷,其直接原因是……”

1999年第16题“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1995年第7题, “清政府对义和团由剿到抚是为了”(控制和利用义和团,属主观原因)。

1994年新科目组第23题,“袁世凯得以复辟帝制是因为”(他拥有最高地位和独裁权力,属主观原因。封 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泛滥、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力量涣散,属客观原因)。

3.同因异果。

1995年材料解析题第38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认识三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 1997年材料解析题第46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西进运动的作用。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 否认识到,相同一个原因可以导致结果迥异的历史现象。

4.同果异因。

1992年第34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衰退,其主要原因,法国不同于英国的有……”1998年第 44题,“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1920年下半年进入高潮,其原因有……”这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认 识到,历史现象的原因迥然不同,但导致的结果却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