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思想史的复习教学

2013-02-21

三、横向拓宽,展示思想史

复习教学的广度。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思潮。它一经产生,总是对同时期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产生广泛的精神渗透。教学中,只有透视这种横向的渗透,才能让学生触摸到该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明清时期为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思想界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这种新思潮对明清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全面的渗透。表现在文学上,出现了以揭示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为主题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表现在戏剧上,产生了以歌颂反抗礼教、追求幸福生活为中心内容的戏剧作品《牡丹亭》;而在绘画上,则涌现出不拘成法、个性突出的“扬州画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明清时期的文化是以反封建为总体特征的。

1.把握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碰撞。

思想的发展不是呈单线的,在同一时期的思想界,新旧并陈的各种思想往往会发生交叉碰撞,并发生激烈的论战。复习这一类内容,大致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①梳理史料,拟定专题。如中国近现代史的论战内容可以拟定为五个专题:顽固派与洋务派的论战;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等。

②归纳要点,揭示实质。如在“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中,通过筛选史料,可以将胡适的主要观点归纳为:一是在反对空谈的幌子下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二是反对用政治革命的办法对中国社会实行根本的变革。李大钊的回击则针锋相对:一是既要研究实际问题,也要宣传理想主义;二是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将一个个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在把握论战要点的基础上,再由史到论,把握论战的实质:“问题”与“主义”的争论,辨清了真假社会主义学说,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论战,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2.追踪思想的横向输出。

思想的横向输出,指的是一种著名的思想体系形成之后,超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传。复习这一类内容,可从两个不同的层面切入:

①曲径通幽,理顺线索。思想输出的线索,零星出没在课本各章节的相关内容中。只有追踪勾勒,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如绳串珠地掌握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之后,它开始走向世界。其输出线索有二:一是在欧美广泛传播,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及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二是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鼓励了那里的仁人志士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这样,在统一的时代精神座标系上,就可以将中外近代史上许多次政治运动准确定位,从而找到彼此之间的血脉贯通之处。

②跟踪剖析,求同立异。思想在横向输出过程中,总要打上输入国的社会烙印,而使其具有一些全新的特点的。对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完整把握一种思想在不同国度传播消化过程中所具有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例如: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后,它先后传到了俄国和中国。俄国的普列汉诺夫和中国的王明等人都没有科学地解决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中国化的问题,而这一难题是由列宁和毛泽东来解决的,他们分别创立了俄国式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到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其基本原理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它们之间的共性;另一方面,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又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同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指导革命的一些具体策略上,它们往往因国情的不同而又有所不同——如在革命道路问题上,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而中国则是由农村包围城市,这是他们之间的个性。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