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名前的數字表示各國在傳文中出現的次序。最初兩國吐谷渾、党項和末一國附國,由於傳文沒有提供四至情況,故未列入。由此可見,如果按照交通路線,各國編次是混亂的。旣然別無其他編纂規則可尋,不能不認爲傳文出諸不諳西域事情的編者之手。
(二)
傳文所載西域里數。[1]
1 高昌國“去敦煌十三日行”。
1 “十三日行”:自高昌赴敦煌的行程,即1300里(以馬行一日百里計)。按此乃經由“大海道”之行程。《西州圖經殘卷》:“右道出柳中縣界,東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誤。有泉井,醎苦。無草。行旅負水擔糧,履踐沙土,往來困弊”。[2]《史記正義》卷一二三引裴矩《西域[圖]記》亦稱:“[鹽澤]在西州高昌縣東,東南去瓜州一千三百里”。
2 安國“國之西百餘里有畢國”。
2 “百餘里”:自畢國去安國王治的行程。
3 石國“南去鏺汗六百里,東南去瓜州六千里”。
3.1 “六百里”:石國王治赴鏺汗國王治的行程。案:據下文可知“六百里”應爲“五百里”之訛。又,據《魏書·西域傳》,者舌(石國)去破洛那1000里。
3.2 “六千里”:自石國王治經鏺汗國王治赴瓜州的行程,亦即石國王治去鏺汗國王治500里與鏺汗國王治去瓜州5500里之和。
4 焉耆“都白山之南七十里,漢時舊國也。……東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龜茲九百里,皆沙磧。東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
4.1 “七十里”:自焉耆國王治至白山的行程。案:此里數與《周書·異域傳下》所載相同。
4.2 “九百里”:自焉耆國王治至高昌的行程。案:據《漢書·西域傳》,焉耆國王治至車師前國王治交河城835里,又據《元和郡縣圖志·隴右道·西州》(卷四十),交河城至高昌80里,知“九百里”乃經由交河城的行程,不過約數。
下一篇: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