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十八世紀東南沿海米價市場的整合性分析

2013-03-08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一、緒  論

清代糧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多年來承國内外學術機構的支持,已經進入最後階段,近期内一個相當完整的資料庫當可完成。這是二十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最為豐富可靠,且時間上連續最長的經濟數據资料,具有高度學術研究價值。[1]因為像這樣豐富而重要的數字資料,地域上涵蓋了中華帝國每一個角落,時間上幾乎長達兩個世紀,在工業化以前的世界各國實屬僅見。這些資料的整理和公開,讓經濟史和相關領域學者有個客觀性的基礎資料,從中可以獲取多方面的訊息。我們從糧價的量化方式、資料的收集過程、記録下來的一些背景等因素,可以瞭解到资料數值所反映出來的不確定性,無法加以控制。如果以隨機模型來模式化其中的不確定因子,哂媒y計方法來分析和研究,以獲取客觀性的訊息,同時和歷史性的探索相互印證,是個很值得來嘗試的科學化方法,當有助於推展中國社會經濟史之研究。[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分别為中正大學數學系和統計科學研究所副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與中央研究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助理。本文之研究承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NSC90-2415-H-194-002)和中央研究院主題研究計劃之補助。作者感謝執行编輯吳教授和兩位匿名審稿者惠賜的寶貴建議。

[1]  王業鍵(2002),《清代糧價資料庫》,整编中。

[2]  全漢昇(1972)《中國經濟史論叢》第2册,香港:新亞研究所出版;陳春聲(1992)《市場機制與社會變遷——十八世纪廣東米價分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Li,L.M.(2000), Integration and Disintegration in North China’ s Grain Markets, 1738~1911,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ume 60, Number 3, pp. 665~699; Skinner, G.M.(1977) ,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 na, pp. 212~249, ed. by G. M. Skinn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Marketing Systems and Regional Economies : Their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a paper read at the Symposium on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 in China from the Song to 1900, Peking, October 1980, pp. 42~43;Wang, Y. C. (1990), Food Supply and Grain Prices in the Yangtze Delta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 s Market Economy in Transition, edited by Yung- san Li and Tsui -jung Liu, Taipei: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c Sinica, pp. 423~459;( 1993 ) , Grain Prices and Market Regions in Qing China, The 34th Interna- tional Congress of Asia and North Africa, Hong Kong, August 23~28,1~36.

清朝時期的東南沿海四個省份(江蘇、浙江、福建和廣東),包含了全國經濟精華所在地的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區,這個區域的糧食作物均以稻米為主,但是由於工商業較為發達,人口稠密,缺糧也最為嚴重。不足糧食主要依賴内陸有餘糧省份的四川、湖南、江西、安徽、廣西和臺灣島供應,閩粤兩省也有部分米糧從安南、暹羅等地進口。[3]這個區域的米價變動可能存在著一種系統性結構,有些地方間的價格互動形態,會依著糧食供需情况、米糧貿易咻斅肪

下一篇:清代前期的官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