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伊达拉里亚人起源考

2013-03-11

【编者按】: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历史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写作中的难题。

伊达拉里亚人(Etrusci)这一古老民族,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中期起居住在意大利半岛北起阿诺河(Arno)、南至台波河(Tiber)、西到第勒尼安海(Mare Tyrrhennum)、东邻翁布里亚(Umbria)地区,这一地区被称为伊达拉里亚(Etruria)。公元前7至前6世纪伊达拉里亚人势力最为强盛,他们从意大利半岛扩展到北至波河平原,南达康帕尼亚地区,并在海上同位于意大利南部的希腊殖民城邦和北非的迦太基两大势力抗衡。公元前6世纪由于争夺科西嘉和撒丁尼亚而爆发伊达拉里亚、迦太基和希腊殖民城邦之间的三强争霸战,伊达拉里亚人抢先和迦太基人达成协议,共同对付希腊人[1]。公元前540年,希腊人和伊—迦联盟会战于科西嘉岛的阿拉里亚(Alalia)[2],希腊人取得胜利,伊达拉里亚人退出科西嘉。公元前474年希腊人在叙拉古的带领下在库迈(Cumae)打败伊达拉里亚人,伊达拉里亚人的海上势力开始衰退。此后以维爱(Veii)战争为开端,伊达拉里亚人逐渐被罗马人征服。

伊达拉里亚人对罗马的早期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政治制度和城市化建设方面。古典作家所记录的罗马王政时期,至少有三位罗马王为伊达拉里亚人。罗马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地接受了伊达拉里亚文化。

研究罗马早期的历史,不可缺少对伊达拉里亚文化的考察。自18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学者对伊达拉里亚各主要城市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经250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伊达拉里亚学,并在佛罗伦萨的国际性研究机构设立了研究中心——伊达拉里亚研究所。1893年《伊达拉里亚铭文大全》(Corpus Inscription Etruscarum)出版,1927年《伊达拉里亚研究》(Studi Etuschi)杂志创立。罗马的尤里亚山庄博物馆、佛罗伦萨的考古博物馆和梵蒂冈博物馆的格里高利伊达拉里亚分馆构成伊达拉里亚学的三大博物馆。有关伊达拉里亚研究的专著更是不胜枚举。相比之下,由于资料缺乏,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很薄弱。本文意在讨论伊达拉里亚人的起源问题[3],以引起学界对伊达拉里亚人文化的关注。

在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古希腊人称伊达拉里亚人为逖圣人(Tyrsenoi)或逖伦人(Tyrenoi),而罗马人称之为伊特鲁斯基人(Etrusci)或土斯基人(Tusci),伊达拉里亚人称自己为雷森那人(Rasenna)。对于伊达拉里亚人的最早记录是古希腊人赫希俄德(Hesiod)的《神谱》(Theogonia):“许佩里翁之子赫利俄斯的女儿喀耳刻(Circe),钟情于意志坚定的奥德修斯(Odysseus),给他生下阿格里俄斯(Agrius)和无可指责的、强大有力的拉丁努斯(Latinus)。[按照金色阿佛洛狄特的安排,她还生了忒勒戈诺斯。]他们统治着神圣岛屿深处的著名的图伦尼亚人(Tyrsenians,即逖伦人——笔者)”[4]。尽管这是对伊达拉里亚人的最早记录,或许说明在赫希俄德时代就有伊达拉里亚人的存在,但由于赫希俄德所记录的是神话故事,所以对于考证伊达拉里亚人的历史起源并无大帮助。

现存的历史著作中有关伊达拉里亚人的最早记载是希罗多德的《历史》[5]:位于小亚细亚的城邦吕底亚(Lydia),在国王阿提斯(Atys)统治时期该地曾发生长达18年的饥荒,国王决定通过抽签方式,让一半居民在王子逖圣(Tyrsenos)的带领下,到海外去建立新殖民地,最后他们来到了意大利的翁布里亚(Ombrikoi),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并以逖圣王子的名字称自己为逖圣人(Tyrsenoi)。希罗多德的这一观点将伊达拉里亚人殖民建城史推至公元前13世纪。因为在希罗多德的著作里记录了统治吕底亚的三个王朝:离希罗多德时代最近的是由基格斯王(Gyges)在公元前716年建立的美曼那德(Mermanadae)王朝;之前是由多利亚的一支赫拉克勒斯(Heraclidae)族人建立的王朝,统治约505年;再往前就是吕底亚人的殖民了。这便是伊达拉里亚人东来说。希罗多德的这一观点后来被许多古典作家承认,在斯特拉波、阿庇安、普鲁塔克、西塞罗、维吉尔、卡土鲁斯、贺拉斯、塔西佗、普林尼等人的作品中都认为,伊达拉里亚人来自吕底亚。例如在斯特拉波的《地理志》[6]中认为,逖圣在到达提伦尼亚(Tyrrhenia)之后,派其子塔孔(Tarchon)建立了伊达拉里亚人的12个城市。塔西陀在《编年史》[7]中提到,公元26年的一次罗马元老院的会议中,来自吕底亚撒迪斯城(Sardis)的使团称伊达拉里亚和他们是同宗同族的城市,并复述了逖伦人来自于小亚细亚的故事。

但是另一位古典作家在伊达拉里亚人起源问题上的观点却与希罗多德截然不同,他便是屋大维时代希腊的历史学家戴奥尼苏斯(Dionysius of Halicarnassus),在其《罗马古事记》中,似乎是与希罗多德有意作对。他认为,“伊达拉里亚人并非是从其他地方殖民而来,他们是意大利的土著居民”[8]。戴奥尼苏斯提出了自己的两个理由:第一,他找不到吕底亚人和伊达拉里亚人在语言、宗教和政治制度上的共同点;第二,吕底亚人克桑图斯(Xanthus)与希罗多德是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他曾经写过一部吕底亚史,在这部著作中,他未曾提到王子逖圣,更不用说吕底亚人在意大利的殖民地了。第一条理由并不能充分说明伊达拉里亚人和吕底亚人之间没有联系,因为戴奥尼苏斯的时代相距伊达拉里亚人建城时代甚远,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改变在所难免,更何况伊达拉里亚在奥古斯都时代已经完全罗马化了。但是,戴奥尼苏斯提出的第二条理由却引起人们的关注:克桑图斯的这部四卷本的著作如今虽只有残篇流传下来,人们却能发现这部著作与希罗多德的《历史》有着相似的特点,如叙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方式以及使用希腊语中的爱奥尼亚方言等。克桑图斯着重记述吕底亚的早期历史和神话传说,所以人们有理由相信希罗多德在写作吕底亚史时参考了克桑图斯的著作。然而,戴奥尼苏斯却没有在克桑图斯的著作中发现吕底亚人在意大利殖民的记录,这不能不说是否定伊达拉里亚人东来说的理由之一。

此外,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中,伊达拉里亚人常常和佩拉斯基人(Pelasgians)联系在一起,但这并不能确切说明逖伦人和佩拉斯基人的关系。佩拉斯基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荷马史诗中[9]。希罗多德常把生活在爱琴海北岸新月地带,包括生活在北部沿海岛屿上的人称为佩拉斯基人,这个词在这里泛指那些地中海北部地区的原始居民,即非希腊人的野蛮人。伊达拉里亚人的势力在地中海西部的扩展曾经威胁到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的殖民,而且伊达拉里亚人的海盗常出没于地中海上,破坏希腊人在地中海的正常贸易,加之伊达拉里亚人颇具古风的生活方式同希腊人古典之风格格不入,因而希腊人将伊达拉里亚人同佩拉斯基人联系起来,实际上反映的是希腊人对伊达拉里亚人的蔑视和敌意,并不能说明伊达拉里亚人的真正来源。希罗多德[10]和修昔底德[11]的著作中有时将伊达拉里亚人同佩拉斯基人联系起来,反映出的也是这种感情。

相关推荐链接:

哲学  教育  语言  文学  历史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