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民生档案利用服务实践中的问题反思浅论

2013-01-10

提供优质的民生档案利用服务,是民生档案工作的目标,其工作除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对馆藏档案资源的科学管理加工等基础外,还必须建立起先进的档案服务运行机制,在档案部门与社会大众之间建立起真正的绿色通道。传统的档案服务运行机制虽然说比较成熟,但在网络环境下的局限性显而易见,网络利用服务体系的建立是大势所趋。但目前的问题在于:

第一,网络服务认识模糊。目前大家都觉得借助网络环境进行民生档案利用服务十分重要,其主要原因是受外围网络环境与政策导向的影响,事实上这种服务的真正原因怎样?有无理论依据和思想来渊?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深入研究,导致人们认识上的模糊。所以,应从用户需求服务、信息知识服务、服务效益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网络服务的理论体系。

第二,网络利用服务的方式与制度不全。民生档案网络利用服务方式完全可以借鉴网络环境下的其他信息服务方式,如网站服务、开设电子阅览室、利用电子触摸屏技术、利用移动网络通信技术提供服务,但由于观念、经费、人员等因素导致各档案馆提供利用的方式迥异,即使有的档案馆形式较多,或者尝试使用新的服务方式,由于没有相关制度法规作保证,也只能到此止步。所以,制度规范是保障服务方式实现的关键,目前最需要的是期待各档案馆根据现有的政策法规制定出民生档案网络收集、民生档案网络开放、民生档案网络服务安全保障等相关的具体细则与操作规范。

第三,缺乏网络用户培训机制。用户培训是提高现有用户的检索效率与培育潜在用户的有效方式。用户培训应包括知识培训与情感培育两方面,知识培训指提供档案检索知识、网络知识、民生档案内容指南、档案利用制度指引等,目的是提高用户的“易用性”, 情感培育则指通过档案部门的地理位置、档案馆形象、档案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设施等途径所产生的情感认同效应,目的是拉近档案部门与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现实中后者往往被忽视,如有的档案馆建筑只追求高大雄伟,缺少档案馆外观与室内设计的人文精神,有的档案馆由于服务态度生硬、服务方式单一而将不同需求的用户拒之门外,有的档案馆因缺少人文特点的宣传与传播而加大用户对档案馆的生疏感与距离感等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制约民生档案的利用服务效果,甚至会阻碍民生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

注 释:

①《扎实做好民生档案工作》:《中国档案报》2008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