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作家赵德发的文学之路——暗渡陈仓

2011-01-20

我永远忘不了1979年的那个秋夜,因为那个秋夜决定了我的一生。

那时我24岁,正在本地的一所山村联办中学当教书匠。有一天晚上备完课,我发现橱子里有一本《山东文学》增刊,便翻看起来。那上面全是山东省文代会的材料,其中几位业余作家谈他们怎样走上创作道路的发言深深吸引了我。像电光石火一般,一个念头闪现于我的脑际:他们能,我难道不能?那个秋夜我浑身发烧耿耿难眠。从此,我就认定自己这一辈子是为文学而生,要当作家的冲动时时激荡在心里。

现在想想,我那时真像吃了迷魂药,不知天高地厚。因为家庭贫困,我连初中都没上完就辍学了,后来干了民办教师,8年后又转为公办教师,读过的文学作品也还是少得可怜。那时的我却不顾底子浅薄,凭着一股愣劲儿干起来了: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天女散花一般投向各报刊,结果却都是泥牛入海。

事过不久,我被公社党委调去当组织干事,过了不长时间又改任秘书。这在亲戚朋友眼里,我是混出人样儿来了。然而,那个秋夜做出的决定不可改变。我想,当干部是临时的,我的人生大目标还是要当作家!于是我白天认认真真当秘书,晚上偷偷摸摸搞创作。我一篇篇地写,一篇篇地寄,不过寄出去后,人家会很快地再寄回来。好在我是秘书,邮件直送我手,否则还真丢不起那个脸。记得有一回我将一篇小说寄往河北沧州的《无名文学》,照样遭退,就悲伤地在日记中写道:“无名尚不许,何望成名哉!”……悲伤过后,我认定失败是成功的老娘,不但不收敛,反而想大大地干了。

1981年,我们公社在全县第一个推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目睹农民的欢欣鼓舞,意识到这是农村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心中窃想:当年柳青写合作化,一部《创业史》成了经典名著,我何不抓住这一机遇迅速成名?好,就这么定了!我每天干到凌晨一两点钟,用半年时间写成一部10万字的小长篇。这件事,在公社大院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我满怀信心,把它寄给了北京的一家大型刊物,不料只过了十来天,作品完璧归赵。这对我的打击太大了,从此我萎靡不振,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脑后还出现了两块斑秃,明晃晃的像两只愤怒的眼睛。有一天我觉得鬓角发痒,拿手一抹,嗬,一个鬓角掉下来了……

我痛定思痛,心想,千不怪万不怪,就怪自己的功力太差。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必须扎扎实实地打底儿。1982年春天山东电大中文专业第一次招生,学生可以业余学习,我便立即报考,成为一名学员。虽然开学时我已被调到县委干秘书,工作十分繁忙,但我挤时间扎扎实实学习。3年下来,每次考试我都是全县第一,终于拿到了平生第一张文凭。这还不够,1988年春天山东大学作家班招生,尽管我已经被提拔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仕途一片光明,但还是下定决心,弃政从文。这件事遭到了亲友的极力反对,都说你一个庄户孩子混到这一步也可以了,你怎么糊涂了呢!一些同事也不理解,纷纷劝说。这时,我就向他们讲述了藏在胸中多年的抱负。他们笑道:原来这些年你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呀?我说:也是也不是。我修栈道是用心修的。我离开政界但并不鄙夷政界,如果我没有迷上文学,我也会在那条道上认真走下去,当一个恪尽职守问心无愧的干部。暗渡陈仓呢,是顺应我生命的呼唤,即使失败也毫无怨言!

这年秋天,我怀着一种悲壮的心情踏进了山东大学的校门。在那里的两年中,我写出了获得《小说月报》百花奖的短篇小说《通腿儿》及其他一些作品,终于踏上了文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