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浅析以传统文化高扬时代精神的诗意景观—望奎诗词创作的审美取向

2012-12-28

诗人所描绘的果园景观.把大自然和人生社会因素融为一体。对勤劳的人们所创造的生活佳境倾注了深情的颂赞。桃李满园,百媚争春,辽阔的田园之内是峰飞蝶舞笑语声声,到处是丰收喜悦和祥瑞气象。诗人笔下的美好景物正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时代欣欣向荣精神气象的诗意表现。

从诗的艺术创造看,它应是个人心性凝结的产物,属于个人化和个性的范畴。但是作为社会性极强的文化行为,像望奎这样的群体性诗词创作活动。必然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当然也是“诗诃之县”的重要价值所在.是大众的生存、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生命体验的深度追求

在《为诗意的土地而倾心歌唱》一文中,绥化市文联主席白雪松对于望奎县的群体诗词创作做了这样的评价和概括:“说起绥化的诗词,应引以为骄傲的是老一辈革命家林枫的故乡望奎。这个全国闻名的‘中华诗词之县’确是一块文学发展的神奇之地。写诗诵诗者之众实在令人吃惊,在一个市声喧嚣、物欲膨胀的时代.人们能争相走进诗的寂寞空灵之境,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有王兆义、马洪海振臂一呼,艺术的春风立时遍野而生.几年来早已形成了一片四季繁荣的气候。一时间诗潮滚滚。佳作如雨后花开。有暮年老者写诗。亦有童稚少年写诗;有政府官员写诗,亦有平民百姓写诗;有机关干部写诗,亦有在校学生写诗。于是。众志成城,形成了一种源于纯净心灵的合力,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交融的诗意情怀提高了望奎的身价和品位。在诗风大盛的绥化,诗人中肯定有许多是望奎人。”望奎诗词的群体运动当然与一定的群众组织方式,与一定的政府政策行为有极大的关系,但作为每一个诗人的写作本身却直指个人的兴趣爱好,关系内在的情怀本色。从本质上说是诗人生命运动的结果。

望奎的诗人大多是望奎这块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对文化积累丰厚的故土充满了深切的关爱,一种挥之不去的赤子情怀总是表现在他们的诗中。杨玉琢的《西江月·小城春》写下了家乡小城令人心醉的景致:

小镇人间春色,滩边绿水轻舟。花容碧草衬高楼,鸟语青山锦绣。柳影河边红日,莺歌燕舞枝头。欢欣一片乐悠悠,漫野消闲不够。

山光水色,美景怡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望奎人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诗人们面对自然风光,抒写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放笔歌唱自己的诗意栖居之地,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站在现实的世界上,诗人们敏感地扑捉现实人生中的诗意内涵。久远的文化积淀,未来的理想追求,是对生命的烛照,激活了诗人们对生存现实、生活观象的诗性情怀,他们的诗词创作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思维深度。在历史追怀、乡土情韵、人生感慨、心性寄托等诸多方面,望奎的诗词创作都表现出了一种富有穿透力的精神品质,不是那种浮泛的表面文章,不是外在社会生活现象的摹写,而是生存本质的透析,是生活底蕴的显现。

优秀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是望奎大地上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人物,开国元勋的精神风貌永存家乡的大地上和故园的人心中,望奎县人民政府修建了林枫故居和林枫纪念馆,让人们对其事迹进行参观学习。还在城中修建了开阔的林枫广场,为林枫塑像,把纪念瞻仰和休闲娱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许多诗人挥毫写诗,抒发对林枫的深切缅怀之情。望奎县原政协主席马洪海写下了《满庭芳·观林枫故居馆藏文物展》一词:

雾锁寒楼,烟笼曲径,故园残梦难寻。一塘眷柳,摇淡旧时痕。多少尘封往事,话不尽、千古流云。惊回首,金戈铁马,似在耳边吟。

追询。堪叹是,秦砖带血,汉瓦蒙尘。更帝朝昏聩,夷患频频。喜看雄狮奋起,天地覆、换了乾坤。开怀处,人民做主,华夏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