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和表现完全是两件事。纯粹的情感,刚从实际生活出炉的赤热的情感,在表现于符号、语言、声音或形相之先,都须经过一番返照。越鲁维页以为艺术家须先站在客位来观照自己,然后才可以把自己描摩出来,这是很精当的话。艺术家如果要描写自己切身的情感,须先把它外射出来,他须变成一个自己模仿者。
换言之,一定要在自己和情感之间开辟一段适当距离,因着这距离才能使主观的感受和旁观的欣赏有换位之机。但是莫错以为距离使作者与物隔绝,上面已说明孤立与超脱在庄子哲学中的作用,乃在于摆脱感情把人拉向现实界。文学的距离,也在造成孤立与超脱,孤立就物言,超脱就作者言,它能消极地让吾人抛开物的实际作用,积极地使物的形相更清晰,更刻意的观赏。
(二)削木为镰与纯粹直觉
上文说到距离造成孤立与超脱,让吾人抛开物的实际作用,使物的形象更清晰,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原来,人类的知,有直觉、知觉、概念三种;当外物出现眼帘,像照相一般只留下此物本身的形相,唤不起任何由经验得来的联想,这是原始的知,称为直觉;设若经由此物而引起与该物有关的联想,便叫做知觉;如果超越此物,产生另一些抽象思考即为概念。知觉与概念最大的差别是:知觉的阶段,由物产生的意义仍附着于该物的形相上,概念则完全可以舍弃割离于既有物的形相外;然而不论附着也好,割离也好,它们都是“已经获得经验”的堆积作用,这些都是现实实用界的产物,我们姑且将它分为两大类:知识与欲望。因此,当文学家面对着外在景物时,社会价值、实有经验难免要闯入景物形相与作者之间,作某些干扰,甚至带着压倒性的姿态,取代该景物的形相。所以文学创作实有赖于作者从现实实用观念中获得解脱,换言之,把物从层层团团的实用包围里浑圆透剔地剥取出来,对它做“纯粹直觉”的观赏。那么,排除与净化人类的心,便成为文学创作的最基本工夫。朱光潜先在《谈美》一书中说:
木商由古松而想到架屋、制器、赚钱等等,植物学家由古松而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等,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古松本身上面。不过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所以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于《艺术教育原理》有很好的说明:
如果你想知道事物本身,只有一个方法,你必须把那件事物和其他一切事物分开,使你的意识完全为这一个单独的感觉所占住,不留丝毫余地让其他事物可以同时站在他的旁边。
如果你能做到这步,结果是无可疑的:就事物说,那是完全孤立,就自我说,那是完全安息在该事物上面,这就是对于该事物完全心满意足;总之,就是美的欣赏。
如此,一个文学家最大的敌人,即为既有经验:知识与欲望。哪里还有比忘去知识,排泄欲望更重要的事呢?《庄子·达生篇》中梓庆削木为镰,制造得惟妙惟肖,使鲁侯惊犹鬼神,便是采用这种方式,不断地作心的净化。梓庆自己说:
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
“齐以静心”即是“心斋”,“忘吾有四枝形体”即是“坐忘”,心斋、坐忘本来就是庄子得道必由的途径。天地宇宙本为一个真,偏偏每个人执著自己的是非,去是其所是,非其所非,道如何不被掩盖产生真伪呢?纷乱如何能避免?这些都起因于吾人之“成心”,而成心的铸成则是既有的外在世俗之知在搅动我们的欲望,塑造讹谬的主观,因此,要得道,要合参宇宙万物的真,就须日损其欲,舍弃俗知,损之又损,弃而又弃了。何谓心斋、坐忘?《大宗师》曰: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人间世》曰: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仁义礼智乃至于自我形骸,皆是道的脚镣手铐,欲同于大道,而不破除这些障碍,如何可行?就心斋来说,庄子无异在告诉吾人:用感官形器去接触,乃下乘之法,因为感官形器往往反变成交感过程的隔阂,即使用心也不行,心已为既有经验,训练得成为接纳符号的工具,这些都有所掺杂而不纯粹,唯独用虚气去观点,始能得道,为什么呢?因为道的本身就是虚,他的作用就发源于气。换言之,文学家面对外在景物,欲捕捉该景物精纯之至真至善至美,就必须付出等量的精纯,让我的心如同一面浏亮的明镜,去放射最纯之直觉。然而庄子视美学家更高深奥妙许多,美学家虽然已抛开现实实用的累赘,却不能完全去掉“觉”的作用,庄子则连“觉”都忘,纯任虚,纯任气。
(三)道在屎溺与移情作用
在庄子的宇宙观里,万物生生的本源是一个抽象存在的道,它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生长在太极之先、六极之下,未始有物、未始有始之时,为一超乎时间与空间的存在者,只是特不得其朕而已。虽然,道究竟何在呢?《知北游》曰: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庄子曰:夫子之问也,固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
原来,道虽是个物物者,而物物者的本身却是与物无际,而寄存于有际的庶物中,简言之,道是遍在的,它分散在一切物里,不论该物的高低贵贱、寿天贫富。换个立场观,万物的生长都是“通天下之一气耳”的变化,都是肃肃至阴、赫赫至阳的交通成和罢了!聚则生,散则死,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用不同形体相禅;如果把这些分散的庶物结合起来,道便完完全全显现出来了。因此求道离开物,乃欲之南越而北行,背道驱驰,终无所得,但,偏执著物去求道,却又落入所蔽,好比瞎子摸象,莫能窥其全豹,因为道建立在可分与不可分之上,所谓“道通为一”者是也,所以向下看它是散,向上看则为全、为一,它是投入于万物,又出乎于万物。职是之故,当其梦为蝴蝶,庄周可以变成蝴蝶,当其觉醒,庄周仍然可以是庄周。何故?因为庄周的生命就是蝴蝶的生命,蝴蝶的生命就是庄周的生命,乍观之下,是两个截然相异的形体,然而破除这累赘的形骸,两者都是道体的产物,那么又有何差别呢?不仅蝴蝶与庄周如此,天下万物莫不如是,那么,物无彼我,浑然一体了。就文学创作言,史邦卿说:“此情老去须休,春风多事,便老去越难回避。”“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其实风的形成只是空气的流动,哪管得着人间之事呢?花谢当落是物理常态,岂能含愁带怨呢?然而在文学家的笔下却栩栩然,都具备了与人类相同的生机和情感。不仅中国文学如此,古今中外莫不皆然,泰戈尔在其诗集中写道:“使我做你的诗人,哦,夜,覆盖着夜,把我放在你没有轮子的战车上,从世界到世界,无声的跑着。”歌德在《浮士德》的开场便说:“太阳绕着古道道鸣,在众星里竞行,自创世,他的路径已前定,一声雷响,结束行程。”这即为文学创作“宇宙人情化、生命化”的表征,为什么宇宙可以人情化、生命化呢?就理智观点论,人是人,物是物,人与物似乎必然存在于两个不同世界,然而人的情感却具有“外射作用”,文学家常把自己内在的情感外射于物上,物与人便产生回流交感,我的生命寄托于物,使物也产生了生命,再由物反射回转予我,如此,物我交融,绾成一体,此即为“移情作用”,波德莱尔说:
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忘自己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成一体了。你注视一棵身材停匀的树在微风中荡漾摇曳,不过顷刻,在诗人心中只是一个很自然的比喻,在你心中就变成一件事实,你开始把你的情感欲望和哀愁一齐假借给树,它的荡漾摇曳也就变成你的荡漾摇曳,你自己也就变成一棵树了。同理,你看到在蔚蓝天空中回旋的飞鸟,你觉得它表现超凡脱俗,一个终古不磨的希望,你自己就变成一个飞鸟了。
“移情作用”在文学创作中为极重要的一环,因此,此说的创始人立普司便被推为美学的达尔文。“移情作用”这个词的原义是:感到里面去。亦即说:把我的感情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庄子曾与惠施出游于濠上,庄子日:“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庄子即是用自己的快乐去外射鱼,使鱼也快乐起来,又使自己感觉到鱼的快乐。庄子的鯈鱼之乐,固然有前述哲学体系做它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文学家“移情作用”的自然流露。为什么呢?“移情作用”与漆园哲学的道体遍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物我不分。当然,“移情作用”比较起道体遍在渺小许多,那是极易明白的,不必赘叙。
三、庄子哲学所含蕴的文学创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