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人文社科 > 文学

试论青春之歌的接受史论文

编辑:sx_yangk

2015-02-27

五十年代初,杨沫以自己三十年代的生活和情感经历为蓝本创作了《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展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追求个人的幸福自由,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试论青春之歌的接受史

作为建国以来第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女性成长与蜕变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褒贬赞斥声长期以来绵延不断。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多重阐释,使《青春之歌》获得了一个不断被扩充的解读空间。

小说《青春之歌》问世,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一夕之间成为广受欢迎的畅销书。究其原因在于:“在文艺作品必须以工农兵为主角的潮流之中,这部以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清新脱俗,卓然超群,使读者尤其是广大知识分子及年轻人耳目一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1]被浓墨重彩所刻画的女主人公林道静这一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和生活印迹。“这不仅因为女主人公林道静的故事同杨沫的自传相接近,更重要的是作者将自我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即她的‘个人记忆’揉进了她所讲述的故事中。”[2]将女性个体成长的主题融入宏大的革命叙事主题交织并进,这种题材模式在当时的文坛上可谓独树一帜。可以说,一部《青春之歌》的书写史,就是林道静由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向无产阶级革命女性转变的成长史,《青春之歌》因而带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

当时的评论者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要批评方法,围绕“林道静的小资产阶级感情问题”、“林道静和工农结合问题”、“林道静入党后的作用问题”等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褒贬两派。其中否定声最大的是郭开1959年发表的两篇评论文章。郭开从作者“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知识分子没有认真地实行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和“没有认真地实际地描写知识分子改造的过程”三个方面对《青春之歌》展开批判,认为林道静的思想感情“没有经历从一个阶级到另一个阶级的转变”,因此至终“只是一个较进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作者以共产党员誉之,是“严重地歪曲了共产党员的形象”。[3]这种用阶级观来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其理论来源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时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郭开的落脚点不是在作者如何描述知识分子身上,而是在如何表现了党这么一个层面上,郭的‘歪曲了共产党员形象’的论述,事实上是在质疑知识分子成为共产党员的合法性。”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试论青春之歌的接受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专业教学汉语言文学论文 

 

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 

标签:文学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