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心理学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心理学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分析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农村贫困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他们中间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他们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了解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研究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认为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
农村贫困大学生应该摆脱精神的枷锁,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清醒地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挑战、成功的机遇,在挫折面前不能气馁,要开拓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农村贫困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在此上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建立真正坚实的自信心,摆脱外界影响。当遇到矛盾冲突时,能独立地面对现实,运用正确的心理防卫机制。心理防卫机制在行为表现上,因挫折的性质和个体经验以及性格不同,而有多种形式。在农村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常用的机制有:文饰作用、投射作用、压抑作用、幻想作用、反射作用和替代作用等。
二、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作用
农村贫困大学生来自贫困家庭,多少会承接其家庭身份的属性,而这种弱势群体的身份会直接给农村贫困大学生带来诸多压力。农村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带有其家庭身份的特征与属性,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根据社会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身份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归宿。在农村贫困大学生中,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经过同学的帮助或心理辅导教师的辅导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同时,可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指导农村贫困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教其学会用本质的、发展的眼光洞察社会和人生: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的教育,尤其要通过树立和宣传逆境成才的典型来激励农村贫困大学生,使其自觉克服自卑感和“等、靠、要”思想,激发自信、自强、自立的动力,树立就业、创业的信心。
三、创建立体关怀氛围
一是全校合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引导氛围。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学生认识到贫困不可耻,劳动最光荣,对贫困问题如果处理得当就是一种磨炼,一笔精神财富。努力在全校形成同学问平等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是网络的最大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发展受到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发挥其快捷、直接的特点,帮助农村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同时,高校要发充分发挥团组织的重要作用,组织不定期的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引导学生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并指导各级学生会增设心理部、各班增设心理委员,努力构建完善的心理干预机制。二是增设岗位,建立竞争上岗的勤工助学机制。农村贫困生具有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让他们在自立中找到自尊、在自爱中学会自强,勤工俭学是最有效的方式。为此,学校要联系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开辟勤工俭学岗位,让农村贫困生通过自食其力走出困境。同时提高岗位层次,让他们从最初的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过渡。还可以让农村贫困生参与到教师实验和科研中去,由教师科研经费承担或部分承担其报酬。在勤工俭学过程中,要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让农村贫困生平等地争取劳动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体验社会的竞争压力。三是广开渠道,建立良好的社会帮困系统。学校应积极与机关、企业联系,尤其是和优秀的毕业生联系,争取让他们为农村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勤工俭学岗位、就业机会等,为贫困学生的发展、成才解决后顾之忧,为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
四、健全“双线”辅导机制
对农村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在形式上采用辅导员与心理学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在工作方法上采用主动帮困与专业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健全“双线”辅导机制。首先,加强对“双线”教师的培训工作对辅导员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个别辅导的技巧和方法;对心理学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农村贫困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成长环境,以及他们有别于非农村贫困生的心理特点等。
其次,“双线,,教师要注意互相配合并各有侧重。心理学教师主要是从农村贫困生心理障碍的特点和规律人手,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注重精神层面。辅导员教师主要是从学习和生活上对农村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现实,克服各种困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双线,教师要紧密配合,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并行推进。
五、加强心理品质和情操的培养
加强心理品质和情操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受挫能力和情绪调控能力,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试,寻求支持,减轻心理压力。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许多是由于心理承受力差导致的,对此,贫困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抗干扰能力,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对于贫困导致的生活压力,一方面应积极寻求外部和自我支持,如申请学校贫困贴、减免学费、助学贷款,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等;另一方面要积极为自己减压。贫困生应明白,贫困对于一个人只是暂时的,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在今后摆脱贫困。贫困生还应积极转移注意力,参加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以此开阔心胸和视野,减轻心理压力,摆脱心理困境。如心理问题严重,贫困生应找老师、知己,最好是找心理医生,寻求他们的帮助。贫困生应牢记:不要让贫困折断了自己奋飞的翅膀。
精品学习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心理学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