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yangk
2015-12-16
能力与知识的关系,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知识不是能力,但却是获得能力的前提与基础。而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个体的社会实践。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保障论文5000字。
一、养老保险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的保险意识起源于自然灾害和突发意外事故,在长期与大自然抗衡的过程中,古人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这是保险的雏形。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代君王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有“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具代表性的见解。他认为,每年如果国家能将收获粮食的1/3积存起来,这样连续积存3年,就可以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的积累就可以积累9年的粮食,那么就可达到一个太平盛世了。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直在改革中前行,中国的养老保险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1991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又更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把社会保险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贯彻基本养老保险只能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原则,要使离退休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由此标志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从此诞生,然而,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二、企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养老保险“双轨制”长期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决定在企业先行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把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由原来的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这种转变只在企业单位进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还延续原来的制度,由此造成了不同单位不同养老金计算方法即养老保险“双轨制”。“双轨制”形成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按退休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多数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职工退休工资达到在岗工资的70%~80%。而在企业退休的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远远低于其在岗时的在职工资。据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褚福灵此前的测算,2005年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降低到47.94%水平后,一直处于45%左右的区间,也就是说退休金是退休前在岗工资的45%。两者差距明显,人为地造成了不公平。2.企业缴费负担过重。现阶段以某单位为例,养老保险个人缴纳部分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企业缴纳部分为上月工资的20%,;公积金个人缴费比例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8%,企业缴费比例为个人的1倍;医疗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2%,企业缴费比例为8%;失业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0.5%,企业缴费比例为1%;工伤保险企业缴比例为1.6%,生育保险企业缴费比例为0.9%;年金为个人缴费比例为上年月平均工资的1%,企业为个人的4倍。合计职工个人当月从工资中应扣19.5%,企业负担为43.5%。以应付工资为1000元为例,职工本人应扣195元,而企业负担为435元。企业认为保险是一种负担,特别是对经济效益不佳的企业,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3.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非常困难。我国养老保险起步晚,起步初期覆盖面不广,全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项工作处于不成熟阶段。现有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的养老保险模式,设计理念是全国统筹,现在转移时只转个人账户,不转统筹部分。造成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困难,手续繁琐,人为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间转移,省保和市保间转移也是非常困难。4.养老保险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养老保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业务量大,与企业和职工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干好一项工作离不开素质高的业务人员。当前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不重视养老保险工作,一人兼多职,保险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不够。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保障论文5000字。更多详情请点击进入社会学论文。
标签:保险保障论文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