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论人口压力与清中叶经济社会病变

编辑:

2014-11-03

表1 清代中叶的人口数量及年均增长率

年 份    人口数量      年均增长率

1741     143411559        -

1751     181811359       2.40%

1761     198214555       0.86%

1771     214600356       0.79%

1781     279816070       2.68%

1791     304354110       0.84%

1801     335211520       0.97%

1811     358610039       0.67%

1821     379409421       0.56%

1831     395821092       0.42%

1841     413457311       0.43%

1851     432164047       0.44%

注:本表数据主要源自《清实录》。其中1801年人口数是以乾隆五十九年(1794)的人口数为基础的修正数;1821年的人口数则是以嘉庆《会典》中嘉庆十七年(1812)的人口数为基础的修正数。

2.清中叶的人口密度与人均耕地面积

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同土地的关系,是分析和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压力的重要指标。历史上中国的人口密度就比较高,而到了清中叶,人口密度就更高了。据赵文林、谢淑君的研究,清中叶中国的人口密度1787年为31.29人/平方公里、1812年为38.25人/平方公里、1830年为39.64人/平方公里、1850年为45.45人/平方公里(详见表2)。 而据国外学者的研究,14世纪上半叶是西欧封建时代各国人口密度最高的时期,当时法国的人口密度为35人/平方公里,德国为22人/平方公里(注: 马克垚主编:《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 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97页。)。 但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密度,在1850年分别为120人/平方公里和263人/平方公里,则是西欧一些国家工业化之后方才达到的水平,有的国家甚至迄今尚未达到这一水平,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发达地区在清中叶的人口压力之重。

但人口密度并不能完全反映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对比关系,要准确地反映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尚需对人均占有耕地数量进行考察。尤其是在前工业化时代,耕地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清中叶人口的急剧膨胀,导致了人均耕地数量的急剧下降。根据赵冈和陈钟毅的研究,清中叶的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776年为3.30市亩,1800年为3.19 市亩,1848年为2.70市亩(注: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153—154页。)。吴慧则认为清中叶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2市亩左右(注: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1985 年版,第195 页。)。 而据《清实录》和《大清会典》的统计计算,1753年全国人均占有耕地约为4亩,以后历年递减,1766 年为3.75亩,1784年为2.66亩,1812年为2.36亩,1822 年为 2. 03 亩,1851年仅为1.75亩(见表3)。根据中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一人一岁之食,约得四亩”(注:洪亮吉:《卷施阁文甲集》卷1 《意言·生计》。)。这表明,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中国人口的增长已大大超过了土地资源的负载力,整个社会生活水平已处于“饥寒界限”以下。

表2 清代中叶的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年份   1787  1812  1830  1850

地区

江苏    290.99 350.41 383.32 408.84

安徽    197.70 244.23 263.70 268.84

浙江    213.35 257.93 275.75 294.96

江西    116.24 139.85 148.44 148.76

湖北    101.43 145.97 167.84 179.94

福建    97.64  120.06 141.83 125.70

河南    130.80 143.25 147.12 148.77

山东    176.41 188.70 201.18 215.86

全国平均   31.29  38.25  39.64  45.45

资料来源: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第474—475页。

表3 清代中叶的人均耕地面积

年份  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

(顷)    (亩)

1753年  7352218   4.00

1766年  7807290   3.75

1784年  7605694   2.66

1812年  7889256   2.36

1822年  7562102   2.03

1851年  7562857   1.75

资料来源:孙毓堂、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的记录》(《清史论丛》第一辑,第117—120页)。

3.清中叶的人均产值与人口结构

人均产值,尤其是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是评价清中叶人口压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均耕地面积的锐减,清代中叶人均占有的粮食产量,与以往相比,也有所减少。据吴慧研究,清代中叶人均占有原粮为638市斤,人均占有成品粮为350市斤,数量都只及明代的1/2(注: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95页。)。乾隆年间,粮食短缺已成为全国性问题。 各省常平仓贮谷量日渐减少,乾隆中期各省常平仓缺额即已达326 万石(注:《清朝续文献通考》卷63。),迨至道光年间每年差缺都在1000多万石,“几及储额之半”(注:《清宣宗成皇帝圣训》卷121《仓储》。)。 连产米之区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六省,亦出现了粮食不敷的现象。乾隆命朝廷内外就粮食短缺问题进行讨论,各封疆大吏一致的看法是“百病以人多为首”。

至于人口结构,我们这里主要是分析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何炳棣曾将18世纪末19世纪初某些府县史志中有关人口结构方面的材料综合制表(参见表4),基本反映了清中叶的人口结构。 从性别比率方面看,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性别比率都高于105 , 有的甚至高过150,显示出清中叶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从年龄结构看,16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都超过30%,有的高达42.4%。未成年人口比例过高,就意味着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进一步加重。清中叶的人口结构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旗人问题。作为统治阶层的旗人因生齿日繁引起的“生计问题”在当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矛盾日趋尖锐。

表4 清代中叶的人口结构

年代    地区     性别  儿童

府县   归属省份 比率  比例

1778      直隶  111.8  31.4%

1773 永平府  直隶  120.6  34.7%

1777 永清县  直隶  108.3  38.3%

1837 济南府  山东  111.5  36.1%

1826 济宁县  山东  115.7  39.0%

1816      河南      39.7%

1776 大同县  山西      46.7%

1748 榆次县  山西      46.4%

1784 代州县  山西      52.8%

1843 阳曲县  山西      40.6%

1771 汾州县  山西      43.9%

1803 洛川县  陕西  126.7  37.1%

1784 盩厔县 陕西  125.0

1829 宁陕厅  陕西  154.2  34.2%

1783 澄城县  陕西  156.4

1820 苏州府  江苏  134.4

1793 常熟县  江苏  135.1

1816 松江县  江苏  128.1

1785 义乌县  浙江  118.3

1826 歙 县  安徽  120.7  35.6%

1829 漳州府  福建      41.6%

1829 连红县  福建      39.5%

1835 龙岩县  福建      40.0%

1835 浔州府  广西  109.5  42.4%

1845 大姚县  云南  110.9

1843 重庆府  四川  112.8

1814 三台县  四川  107.2

1795 邛州县  四川  101.2

1810 郫 县  四川  111.5

1815 成都县  四川  125.7

1833 石泉县  四川  116.5

资料来源:王渊明:《历史视野中的人口与现代化》第33—34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18世纪中叶,中国的人口增长已达饱和状态;18世纪末叶,开始出现人口过剩现象,人口增长的积极作用渐为消极作用所取代;到19世纪上半叶,人口压力几乎达致极限,由人口过剩而产生的资源短缺的危机逐渐变得尖锐和突出。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