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论文 > 新闻学论文

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交流的问题和策略

编辑:

2013-11-26

4、大学生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内容

在交流内容的选项中,91.2%的人选择了普通问候,86.7%的人选择了无关紧要的闲聊,83.1%的人选择了情感状态,79.2%的人选择了学习生活,77.3%的人选择了热点关注,37.2%的人选择了人生目标、价值。可见,周围信息和普通问候是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上谈论的重点,将交谈内容区分为浅层表露(包括普通问候、无关紧要的闲聊、热点关注)和深层表露(包括情感状态、学习生活、人生目标与价值),按选择倾向的不同将大学生分为浅层表露偏向型、深层表露偏向型,其中80.3%属于浅层表露偏向型,19.7%属于深层表露偏向型。可见,大学生在社会网络上的交流既有浅层表露也有深层表露,但以浅层表露为主。

图2、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交流的主要内容

在社交网络上,即使与亲密对象交往,也主要是浅层表露,这提示社交网络中的交流可起到维持交往双方关系的作用,但对关系的深入发展作用有限。或者说社交网络并不适合深层表露,因为社交网络上的交流不具备一定的私密性,需要承担一定的人际压力。

5、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效果

(1)对“好友”的认知发生改变。本次调查中,41.5%的用户表示其“好友”人数在300人以上,这些“好友”遍布于各个行业、各个城市。然而,73.2%的用户表示他们平均一周内联系一次的“好友”数在5人以下,甚至还有许多“好友”从未联系过。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好友”一词的认知。

然而,“好友”数量的多少,并不意味着用户交流传播圈子的大小。因为数量只是代表一种可能,交际圈子需要较为频繁的交流来维持。70%以上的用户表示,他们经常联系的好友数目往往少于5人,也就是说,尽管他们有很多好友,可能他们与好友之间几乎未沟通交流过,而成为陌生的好友,浮在外围;事实上,他们的核心交流群也就是那么三五个人。

(2)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流态度。有超过80%的同学在社交网络上公布了自己的学校、姓名及性别。尽管如此,人们对于在社交网络上暴露个人信息的态度还是比较担忧的,当然也有3%的同学没有在这类社交网络上公布任何真实的信息。69.7%的同学感到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隐私保护。这可能与他们或者他们的同学曾经因为个人信息暴露在这类网站上所带来的不愉快的经历有关,24.24%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有过由于个人信息在这类网站上的公开而带来麻烦。

当前的社交网络缺乏较为规范的管理,其巨大的用户群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导致社交网络过于商业化;甚至会有少数人员在人们几乎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取得他人的信任,谋取非法利益。这给社交网络用户带来了极不愉快的体验,由于社交网络中消息的病毒式传播,可能会迅速传开,因此影响整个社交网络的信誉。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8.79%的用户会主动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也就是说,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交友行为比较谨慎。由于近年来,网络诈骗,病毒的传播,以及社交网络本身的无序性等,使得人们更为谨慎的对待陌生网友。

(3)社交网络的使用对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影响。仅有24.24%的被调查者愿意与社交网上认识的人进行线下交流。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流的影响:31.3%的社交网络用户选择面对面交流更为融洽,而54.6%的人选择没有影响,14.1%的人选择更加疏远了。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社交网络的使用对于面对面交流是没有影响的,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有利于面对面交流的,其余14.1%的社交网络用户表示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导致面对面交流更加疏离。

标签:新闻学论文

免责声明

精品学习网(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