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分析、论证应达到的目标

2013-02-10

【编者按】: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论文的写作相当重要,写好论文会给大学生活一个完美的句号。精品学习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论文的写作指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分析、论证应达到的目标

1.具有创新意义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史学家应具备“史才”、“史学”、“史识”三个方面的长处,而以“史识”最为重要。所谓“史识”,也就是要有真知灼见。当然不能要求每个研究者都能在研究中提出什么了不起的高见,特别是对于初学论文写作的人,更不能强求有一鸣惊人的创新,但既然做研究工作,就必须认识到研究工作贵在创新。当然,任何创新都是不容易的,它既需要真才实学,也有态度和方法方面的问题。要使思维具有创造性,可在以下方面大胆尝试。一是不受成说的束缚,有敢于怀疑的精神;二是进行多向思维,如纵向的追求某些现象的原因,横向的对相同、相异的现象进行排比、比较,逆向的遇到问题从正面想,也从反面想;三是思维要有灵活性,即做多种探求、多种解释、多种方案,对问题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得到锻炼,使自己的思想真正活跃起来。

2.具有理论深度

近些年在对理论的理解上存在着误区,即认为中国理论患了“失语症”,只有来自西方的系统的理论才可以称之为理论的说法并不少见。其实,理论并不神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和概括,具体到文学研究来说,对文学现象和作品的感悟和理解本身就是一种理性把握,这种把握和概括理所当然应该建立在对研究对象有全面深人了解的基础之上。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具备感性和理性双重特质,我国古代文论具有的整体性、直观性、模糊性,往往比用某种理论模式或精确的概念演绎出来的结论更能反映文学艺术的本质,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的诗话是一笔丰厚的遗产,不仅可以而且完全应该努力借鉴。理论的运用,必须建立在对原始材料进行深人发掘和研究的基础上,撇开具体的材料,凭空演绎某种理论概念或套用某种现成的观念,将生动鲜活的文学现象纳人一个简单的框架,以理论构架来代替丰富的感知,势必使生动的文学现象变得僵死,也不可能产生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古典文学研究者如果能够提出自己的概念,并使用这些概念来发表新颖的见解并非不可取,但这样做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理论或概念必须是从材料中来,又能够科学地对材料加以说明的。

精品学习网  论文写作指导

下一篇:古汉语阅读能力